「十四五」規劃機遇要由港府帶頭抓住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簡稱「十四五」規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於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表決通過,意味着這新一份國家規劃文件的內容正式生效,當中港澳部分沿襲了「十二五」、「十三五」規劃單列專章的安排,繼續強調要保持香港及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的長期繁榮穩定發展。

撇除政治法律內容,今次「十四五」規劃的香港部分主要提到中央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國際資産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决爭議服務中心、區域知識産權貿易中心」和「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等。

國家規劃重視香港發展

回歸以來,香港特區在國家規劃文件裏地位確實愈來愈高。從2001年「十五」計劃只有簡單一句「鞏固和加強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到2011年「十二五」規劃跟澳門一起獨立成章,而相關文字篇幅亦同時漸次增加。這種情況在今次「十四五」規劃並未中斷,某種程度上也能算作反映中央依然相當重視香港發展的一個指標。

與此相對,近幾任特首都很認同國家規劃文件對香港的重要性。曾蔭權政府曾經特別舉辦一場《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論壇,梁振英在2017年《施政報告》演辭將國家「十三五」規劃專節列作經濟部分之首,林鄭月娥上星期五(3月5日)亦於社交媒體發文呼籲香港傳媒多加報道「十四五」規劃的涉港部分——儘管她在文章末尾卻錯用了自「十一五」起已經廢棄的「計劃」舊名。

港府五年表現未如理想

不過,單憑行政長官發言表態並不代表港府能夠真正履行和落實規劃文件賦予香港的角色。比較「十三五」及「十四五」規劃的涉港部分行文,支持香港「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和國際資産管理中心功能」與「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决爭議服務中心等內容」居然全無改變,實際就是代表港府過去五年在此方面幾無寸進甚至有所退步,例如2018年倫敦瑪麗皇后大學《國際仲裁調查》首選地點排名裏香港便跌出了首三位,資產管理業務增加價值佔本地生產總值比例則由2007年的1.5%倒減至2017年的1.0%。

北京對香港及澳門處理疫情表現評價大為不同。(AP)

再跟規劃文件裏並列的澳門部分對照,香港發展落後他人情況將會顯得更加明顯。原本「十三五」規劃說的是「支持澳門建設世界旅游休閑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去到「十四五」規劃變成了「支持澳門豐富世界旅游休閑中心內涵」、「擴展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功能」,箇中進步成績躍然紙上。上星期六(3月6日)韓正會見賀一誠稱希望澳門政府「再接再厲」,面對林鄭月娥卻以勉勵工作為主,雙方表現落差同樣由此可見一斑。

如同過去幾份國家規劃藍圖一樣,「十四五」規劃的確繼續為香港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機遇,但是機遇必須親手抓緊加以利用才有意義,而本應領導香港抓緊機遇的港府高官顯然一直未能做到這點。比起怪責傳媒少加報道,或者空泛作出介紹就當作已配合國家規劃工作,他們應該有其他更加具建設性的事情能做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