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是大灣區的求職者輸出地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近日,建制派甚至政府也一再鼓勵年輕人北上發展,卻鮮有反思如何增加香港的競爭能力。經濟學人智庫EIU最新發表的全球生活成本指數便顯示,香港再次成為全球133個城市中生活成本最昂貴的城市,與法國巴黎及瑞士蘇黎世並列榜首。在大灣區共同發展規劃中,香港應該做的是產業改革,吸引人才,甚至起牽頭角色,而不是一味將年輕的求職者輸出到其他城市。如何定位及增加競爭力,值得政府反思與留意。

毗鄰城市的良性競爭往往存在推因素和拉因素。一方面深圳等大灣區城市的創科產業發展蓬勃,給予年輕人更多發展機會,另一方面香港生活成本高昂,結果既是香港吸引不了外來人才,甚至會有人才流失的可能。

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資料圖片/鄭子峰攝)

人工差不多 成本大不同

國際招聘機構HAYS在2019年的調查報告便顯示,香港與內地的實質薪資相差不大,但兩地的生活成本截然不同。香港薪資的購買力只相當於39.8萬美元,內地則高達52.1萬美元,相距甚遠。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試問香港如何吸引人才?建制派只知呼籲年輕人北上尋找機遇,原意雖好,但忽略了提升香港本身的競爭力及吸引力。

眾所周知,香港的生活成本高昂,其中一個原因在於居住及租金支出。EIU報告便計算了飲食、衣著、交通及住屋租金等成本在內,當中除了住屋租金直接受香港的不正常樓市拉高之外,飲食等也很可能因為昂貴的舖租而昂貴。然而,香港政府迷信小政府大市場,對收地、徵收空置稅的百般推搪,也不敢挑戰靠土地盈利的既得利益者,香港的生活成本未見改善,就業機會又沒有明顯增加,人才自然望而卻步。

(資料圖片)

香港就是大灣區核心

深圳雖然也面臨居住成本較高,容易造成人才流失的問題時,但其政府透過「國內高層次人才計劃」、「深圳人才新政81條」等,不僅積極予以住房補貼,更推出專門的人才住房政策,在政府主導下降低居住成本,吸納人才樂業安居。反觀香港政府,仍主要依靠市場驅動,即企業本身為人才提供住房津貼。而政府僅有科學園「創新斗室」人才住房計劃,不僅只有500個單位,更因規劃失當,難收其效果。

更甚的是,建制派甚至官員沒有解決問題的決心,只打算單向地輸出年輕人才到大灣區。其實香港本身就是大灣區城市之一,甚至是其核心所在,香港若能做好產業發展及吸引人才匯聚,本身就是在推動大灣區的整體發展。他們不向內反思各項施政導致香港不宜居而令人才流失的弊端,反倒把人才向外輸出當作目前香港就業問題、社會問題的解藥,實是對大灣區人才發展策略的誤解。

正如特首林鄭月娥在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所表達那般,大灣區共同發展的人才策略應是聯手招攬全球人才,各出所長,而不是某一方單向的輸入或輸出。因此,當談到大灣區「聯手」吸引人才時,即香港不只專注於人才輸出,更同樣需要破除大市場小政府的迷信,為人才降低生活居住成本,加強人才吸納,這樣才不會拖了大灣區的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