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經濟是支撐金融市場的力量
踏入2021年後,中國資本市場繼續了上年暢旺的景氣,股市在第一個月便展示出上升的趨勢,國際投行幾乎一致認為今年中國股市回報理想,樂觀者更指會出現「大牛市」。仔細一想,當初對中國經濟前景預期造成重大衝擊的中美角力在這年間不單沒有減卻,美國鷹派對中國的針對更在總統特朗普任期末愈發猛烈。可是現在市場對中國的樂觀程度對比起一年前實在有如雲泥之別,到底背後反映了什麼?
自去年11月起,特朗普政府公布了多個制裁項目,禁止美國公司及個體購買及須沽清數十間被指涉軍的中國企業的股票。禁令對被指定的企業的確帶來即時的衝擊,但除此之外卻無法改變美國以至全球資金增加投資於中國企業的整體方向。多個數據都表明,2020年中國股市整體錄得外資流入,尤其是下半年之後更有大量流入。上證指數由中美爆發貿易戰後的低位2,500點左右(2018年12月)出現反彈。而自去年3月後,上證指數更展開了長久的升浪,由約2,800點左右一直至近日突破3,500,創下中美爆發貿易戰以來的最高峰。
中國股市自2018年初爆發中美貿易戰後不斷反覆向下至該年底,但中美角力在這幾年間不單持續而且愈演愈烈,然而何以市場對中國經濟的情緒在2018年至今有着如此大的改變呢?從現在看來,主要可以分成兩個原因。
美國對中國已黔驢技窮
貿易戰之初,包括美國至香港的不少評論都基於中美存在巨大貿易逆差,預期美國一旦認真掀起關稅戰,會對中國經濟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打擊。01觀點早已指出這種想法並不現實,貿易戰無法拖倒中國。事實上,2018至2019年的貿易戰中,美國無法如預期一般在短期內迫使中國全盤接受其要求,而中國的經濟也意外地強硬沒有出現嚴重下行風險。
2019年大部分時間,市場都在觀望中美貿易談判能有什麼結果,結果至2020年初雙方才終於簽下第一階段協議。一些偏頗的評論將協議包裝為美國佔到便宜,因為中國得向美國增加購買貨品,以滿足「中國打敗」的陳述。不過連美國政客及專家在內大部分比較清醒的評論都一致認為美國在貿易戰中戰敗。美國在本土經濟樂觀之時,對中國的打壓手段傾巢而出,付上了大部分其能承受的經濟損失,然而卻無法對中國造成關鍵打擊,這個事實本身已是中國最大的戰勝象徵。中國依美國要求答應多購一些美國貨並不能蓋過這個重要的訊號——即使美國出盡全力也無法動搖中國。
美國一直以來之所以能號令於世界,依靠的是其他國家礙於其國力而不敢與美國爭持,但美國此時未能令中國屈服,對其長久以來建立的威信有極大打擊。2020年全球陷入疫情困境,美國本土經濟受到重大打擊,更加強化了美國已無法再對中國大動干戈的想法。在他人看來,現在美國政府對中國企業作出制裁都是倒行逆施,只是黔驢技窮,比起貿易戰更論不上動搖中國國本。隨着美國無法戰勝中國的想法愈發穩固,中國的市場估值得到快速收復,造成了資本市場表現反彈的效果。
疫情令中國站穩陣腳
除了美國無力打敗中國之外,中國經過疫情危機,成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社會和制度的優異之處,也是附化外資對中國信心的關係。2020年初中國國內爆發新冠疫情一度令人質疑中國制度,不過自中國最後控制疫情以及疫情在全球擴散不發不可收拾後,這種偏見很快亦煙消雲散。反而,中國社會與國家體制快速的反應造就了其強韌的經濟底氣,更令不少外國人不得不承認中國已在疫情中得到上風位置。
中國經濟正迎來強勁復甦,也說明了中國不單不受美國等外界因素所威脅,也能控制好國內的危機因素。在內外都能控制好大局的情況下,中國正不斷以事實反擊外界對其的偏見,而國際資本也老實地「用腳投票」向中國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