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政治是為了尋求共善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阿根廷眾議院半個月通過法案,容許女性在懷孕首14周內墮胎,議案周二(29日)交到參議院審議。執政聯盟內的右翼政黨反對墮胎,外界預料正反票數咬得非常緊,甚至平手。

墮胎政策在中外政壇都是燙手山芋。美國最高法院1973年在羅訴韋德案確認墮胎權後,至今半世紀爭議未休。波蘭最高法院今年10月也在一項裁決中幾乎全面禁止墮胎,被斥過於嚴苛。支持者認為這是女性的自主權,他們一般被稱為「選擇權」(pro-choice)陣營;反對者則認為這涉及胎兒生命權,是「生命權」(pro-life)陣營。

墮胎爭議不但令人鬧得臉紅耳赤,有時候甚至成為大選議題。美國不少共和黨候選人以反對墮胎為政綱,爭取保守選民的支持。民主選舉中,理論上候選人會就重大的公共議題而辯論,並爭取最多人的支持,凝聚社會共識。但其終究只是產生執政者的機制,本身並不足以解決社會問題。

凝聚共識不亞於民選程序

不幸的是,近年不少人只知政治的民主形式,以為有了選舉,社會的問題便會迎刃而解。當代社會以自由主義政治為主流,不少人重視設計公平的「遊戲規則」,以選舉產生執政者,但懸置了公共議題,以為可以束之高閣。隨近年歐美民主政體出現諸多爭拗,顯然這些議題不但無法被懸置,其重要性亦絕對不下於民主機制。

在民主政治成熟的美國,社會仍因為墮胎等議題而擾攘不休,台灣前年也因為同性婚姻而互相攻訐。美國人因為「讓美國再次強大」而選了特朗普,但四年過去社會貧富懸殊未見收窄。台灣人選了蔡英文,但人民生活其實沒有明顯改善。問題不在民主本身,而在民主徒有選舉,而忽略了尋求社會共善的實涵。一個社會希望有怎樣的資源分配制度,認可怎樣的婚姻制度,接受哪裡程度的墮胎等,此等問題都不會因為有了民主選舉而消失,而是需要社會成熟地討論,並由負責任的從政者透過協商,尋求最大的公共福祉。這樣,民主政治才能真正為社會服務,不再淪為政黨的選舉遊戲。

自回歸以降,爭取雙普選一直都是香港最重要的政治議題。民主政治是可取的,雙普選也是《基本法》所規定的目標,但它不是政治的全部。即使香港明天就有了雙普選,我們仍然要問,政府應否落實全民退保?是否應該加稅,並加大社會福利?149萬貧窮人口應該得到哪些支援?房屋問題應該怎樣解決?樓市是否要進一步規管?爭取雙普選的口號說來容易,這些關乎社會福祉的真正議題,民主政治本應服務的真正目的,又有誰願意正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