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券基金「乾塘」 政府自製惡果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周日(18日)發表網誌,提及新冠肺炎疫情下,六合彩停辦加上基金投資回報不明朗,支持社福服務的獎券基金加速枯竭。新冠肺炎對獎券基金的影響仍屬短期,也不乏應急方法,不必過慮,但局長提出獎券基金的現況,反倒令人質疑獎券基金的分配有欠妥當,可以改善。
獎券基金是政府九個財政基金之一,目的是資助支持及發展本港社會福利服務,收入來源為六合彩獎券收益的15%、自訂車牌號碼計劃、捐款以及基金的投資收入。
獎券基金在2010年前後被批評為小金庫,長期「水浸」,港人善款未能用得其所。配合政府在2013/14年度批予基金的100億元「推行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別計劃」,基金開支增幅在2016年起漸見明顯,但因六合彩和投資收入同見增長,財政不成問題。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令獎券基金收入縮水開支大增,在2020/21年度預算,假設六合彩收入較預期少三分之二,那就接近十億元。在開支方面,用於社會福利服務的約35億元,有11億元開支是來自興建檢疫設施,兩者合計46.4億元。一消一長,赤字大幅增至23.9億元,結餘回到2013/14年度的213億元。
不乏方法挽救基金財政
即使撇除檢疫設施單次開支,社會服務設施的增長不可少。假設獎券基金往後幾年開支增至每年40億元,而往後幾年的六合彩與投資收入減至18億元,每年營運赤字就有約22億元,扣除109億承擔額後,儲備大概夠用五年。如果不調整撥款用途和調整基金申請資格,政府可以增加獎券基金的收入,包括與馬會商討後,修例提高把六合彩收入撥作獎券基金的比例,由15%增至20%,或者減少馬會佣金抽成,例如由6%減至3%,每年可以增加幾億元,加上政府單次補貼今年度六合彩收入,可以拖慢枯竭時間兩至三年。
細看獎券基金的開支分配,其實社會福利署、房屋署和建築署是「大戶」。單就2019/20財政年度,三個部門就佔去近半的開支,達22.8億元。隨着未來幾年繼續添置和興建社福設施,預料「大戶」地位不變。問題是,既然是政府部門,為何會使用基金的錢呢?
改善財政還需改善融資
政府決策局或部門可以申請獎券基金補助金,以支付與社會福利,而又跟樓宇單位、裝修工程、與資助金掛鈎的開支,另包涵試驗或創新項目。不過,既然這是政府部門籌劃或者支持的項目,為何要經過獎券基金?這問題就連陳茂波也曾提出。他擔任立法會議員時,曾經就此質詢政府,但獲回覆安排「沿用已久,行之有效」,「安排適切,並不會對非政府機構提供福利服務造成任何影響」。也許政府部門需要為獎券基金轄下項目提供技術或服務評估,所以一併動用基金撥款,但更理想的做法是由部門內部取款,免去獎券基金的負擔,非牟利機構可以放心申請資助。
當然,上述建議未免只是「左袋交右袋」,短期舒緩基金赤字的方法,政府怎樣也避不了負擔更大的社會福利支出。追本溯源,這是香港一再錯過改革長者退休保障、醫療和社福融資的後果,若果香港早十年落實興建長者設施,政府就可能避開基建通脹,用較少支出完成工程;若果香港能更早改革稅制、強積金、醫療和退休保障,政府不用近乎擔起全部福利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