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童精神不健康 情緒教育如白紙
過去一年,社會突發事件尤多,市民正常的生活節奏與秩序被打亂,令人壓力倍增。而對於年紀尚輕的學童來説,DSE安排的改變、停課與復課的不斷轉換等,更讓他們在原本不輕的課業外要承受更多壓力,以至於過去幾個月不斷出現有學童求助甚至輕生的報道。因此,港府未來實應關注更多學童的情緒教育與支援。
即使沒有過去一年的社會變化,香港學生情緒壓力早已經是不容小覷。自2013/14學年起的5個學年中,共有73名中、小學生自殺身亡。根據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的數據,自殺人數比率的升幅亦達76.1%。2018年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PISA)數據也顯示,香港學童社交及情緒抗逆力僅排在全球第42,亟待加强。
以青年為本的民間智庫MWYO近日提出一份關於社交及情緒教育的研究報告,確立了抗逆力是可被培養的本性,並且建議香港社會加强學童社交及情緒教育,提升學童的抗逆能力,而不是等到他們出現精神健康問題時才介入治療。
然而香港目前正正相當缺乏這類教育。香港青年協會全健思維中心於2017年進行的「情緒教育教師意向調查」顯示,絕大部分教師表示希望在處理學生情緒時獲得支援,其中逾六成表示「沒有空間與學生傾談」以及分別有四成左右表示「欠缺知識與技巧處理學生的情緒問題」和「難以評估學生的情緒狀態」,顯示香港在加强社交情緒教育上硬件和教師培訓上的缺乏。
政府欠缺長遠規劃
可惜的是,在過去三年的《施政報告》中,僅2018年《施政報告》提到了學童壓力的問題,其內容對學童壓力的關注也止於蜻蜓點水,僅觸及評核制度引致過度操練的現象,並未有從根本上探討應該如何加强情緒教育和學童的抗壓能力,讓學童學會就各項壓力向外表達、求救,遑論拿出把「治療」為主的應對轉為預防為主的長遠規劃。
反觀美國、英國、芬蘭、新加坡及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它們早已把情緒教育放在首要教學目標內。比如英國的中、小學課程中,關係及性教育已是法定强制課程。芬蘭雖沒有采取强制措施,但將小學生每三年才轉一次班納為學校的教育目標内,鼓勵學校發展師生、同學間更深厚相互支撐的關係。香港在這方面實在如白紙一張,乏善可陳。
原定於周三(14日)發表的施政報告,料於下月底前公布,政府在教育規劃上必須認清精神健康是一切教育的根基,幫助每一名孩童擁有快樂、健康情緒,享受學習與生活,再幫助他們走向自我實現的成長、成功之路。在為科研、大學宿舍、學券注資之外,政府今後應認真處理對學童情緒教育的規劃,增撥資源讓學校可以擁有更多的人手、空間實現這一目標,也讓教師有足夠的支援解決這些問題。畢竟相對於公式和古文,情緒管理才是更能讓每一個香港小朋友受用終身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