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居家打機「課金潮」 轉蛋抽卡是否賭博?
新冠肺炎爆發以來,學校被迫停課、不少企業開始在家工作,不少市民都被迫留在家中,藉手機遊戲消磨時間。近日一項調查發現,75%受訪者在手機遊戲上花逾千元「課金」,近半以月繳形式課金,其中1%受訪者更自言月課十萬,也有受訪者為此欠債纍纍。手機遊戲玩家為追尋虛疑道具,隨時影響現實生活。
課金誤墮欠債陷阱
北區青年商會「課金控」工作籌委會聯同明愛專上學院和路德會青亮中心,於今年3月至6月期間,透過街站及網上問卷以抽樣方式訪問逾400 多名市民。調查同時發現近九成課金玩家是以信用卡或網上支付款項,其中3成受訪者甚至是月入低於5000千元或未有收入的學生。調查甚至發現一名29歲玩家一晚課金過萬、一年打機累計花費14萬元,結果因而陷入債務危機。手遊課金所做成的財務風險,引起社會關注。
調查機構根據調查結果,表示逾九成受訪者可被介定為網絡遊戲失調,一成受訪者可被介定賭博失調,本港與手機遊戲相關的成瘾情況令人擔憂。手機遊戲道具一般需要玩家以抽獎形式取得,雖然玩家仍可利用遊戲內的貨幣取得道具,但因為以現金購買能比一般「無課玩家」進度更快,因而不少玩家也願意以現金參與「抽獎」。而以信用卡、網上支付等方式延後結帳,或因沉沒成本而想追回心儀角色道具的心態,亦容易令玩家不自覺花費巨額金錢。
教育立法雙管齊下
以課金抽卡、轉蛋主軸的遊戲設計,一直在賭博的界線邊緣徘徊,但卻未受到本港法例監管。對於手機遊戲內的課金抽獎是否需要申領「有獎娛樂遊戲牌照」或《賭博條例》下的其他牌照,過去民政事務局及民政事務總署表示要視乎個別遊戲的實際運作情況是否符合條例釋義而定。若要避免市民在手機遊戲上非理性消費,目前尚要從教育與立法雙管齊下。
教育方面,教育局以及中小學校可以向學生宣傳理財知識,學習正確金錢分配觀念,例如應自我檢視每月花費,也應避免在信用卡上先洗未來錢。至於立法方面,香港則可以參考各國例子,例如比利時、荷蘭便以該國現行的賭博條例審視手機遊戲,而英國上議院亦建議應將課金抽獎視作賭博並設下限制。局方可以研究限制16歲或以下玩家購買具抽獎元素的「轉蛋」、「抽卡」道具,或為未成年玩家設每月最高課金限額等,避免青少年在手機遊戲上過度消費致欠債纍纍。
手機遊戲本為消磨時間的娛樂之用,因遊戲欠債可謂因小失大。除了當局可以在教育及監管兩方面入手,玩家自身也有責任要注意個人財務狀況,理性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