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派錢」看政府延緩了的改革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上月完成電子登記程序的430萬名市民,周一(6日)起陸續收到政府派發的「一萬蚊」。當局這次速度確實一洗頹風,但亦令人看到其諸多不足:其一,這次迅速行動證明政府過往「派錢」缺乏效率是人為的折騰,完全可以避免;其二,政府完全有條件動用財政儲備、處理更廣泛、更複雜的社會經濟問題,但它總是重覆「派錢」舊招,看不到改革的需要,導致香港的沉痾頑疾愈積愈深。

在此之前,港府在回歸後合共兩次「派錢」,但兩次都淪為笑話:2011年派發6000港元需時21個月,2018年派發4000港元亦花了19個月,顯然未有急市民所急。相較之下,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月底宣佈向成年永久居民派發一萬元後,只消四個多月錢便到手,市民自然沒有上兩次那麼「谷氣」。長期以來,許多市民對政府官僚習氣頗為不滿,但今次證明其在紓解民困上可以很有效率,過去非不能也,不為也。

+15

香港重生 還看改革

在經濟遭遇逆風的當下推出紓困措施是應有之義,但這卻是我們一直擔心的──如果當局在「派錢」後放緩腳步,誤以為市民的口袋多了幾塊銅板,便可以換取社會穩定,那根本是痴人說夢。從2011年和2018年的經驗可見,「派錢」效果只是短期的,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經濟民生問題。單以困擾香港的房屋問題為例,公屋輪候冊上的一般申請宗數由2011年6月底的89,000宗,激增至2019年12月底的151,9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非長者一人申請宗數則由66,600宗大增至108,500宗。顯然,「派錢」對解決民生困局沒有多大作用。

令人扼腕的是,2011和2018年「派錢」,分別是在香港擺脫金融海嘯,以及財政儲備突破萬億之後,兩次都是就着房屋、醫療、交通、教育、安老等深層次問題開展大規模改革的契機,可惜政府欠缺覺悟,社會亦沒有共識,結果就是延緩了改革,令公平正義遲遲無法降臨香港。各界需要能夠清改革的迫切性──政府應超越短視的「派錢」思維,以龐大儲備支持改革;市民則不應滿足於「派錢」的短期紓困作用,應該督促政府把改革落實到底。只有這樣,香港才能真正重新出發,煥發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