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社論】窮得只剩錢的香港 亟需「解放思想」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千呼萬喚,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終於在上周宣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當中最受矚目的莫過於向年滿18歲的香港永久性居民派發一萬元。正因如此「大手筆」,市民對預算案的滿意度達46%,是自2010年2月以來新高,陳茂波的民望亦激增16.8分至43.5分,反映不少市民對紓困措施「收貨」,對政府展現難得的「慷慨」眉開眼笑。我們認同在經濟形勢急轉直下時,「派錢」有其必要性,理解市民「收貨」的心情和原因,但我們卻笑不出來。

為什麼笑不出來?因為政府「慷慨」背後隱藏了諸多理財觀念上的失誤,而這些失誤折射出當局的怠政、無能和思維滯後,致使香港遲遲無法走出管治困境。最明顯的例子是政府對赤字的看法─陳茂波對1,200億元紓困措施會否構成長遠財政負擔念茲在茲,強調「如果持續出現財赤,儲備終會有耗盡的一天」。對赤字心存畏懼是合理的,但如果政府對應該如何「花錢」欠缺合理認知,對財政管理沒有信心,那根本就與「守財奴」無異。我們認為,坐擁萬億元「家底」的政府一方面不應坐吃山崩,應該積極開源,避免儲備耗盡;另一方面要投資未來,通過開拓新興產業和推動經濟轉型,為社會創造更多財富,達致全民雨露均霑。可惜在這份預算案中,彰顯政府有遠見的地方實在太少。

這份預算案中,彰顯政府有遠見的地方實在太少。(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在這種情況下,儘管預算案包含向醫管局增撥資源、強化社工服務、推行青年創業計劃等可取措施,但整體上卻無法讓人相信,政府正為香港的未來創造機會。箇中關鍵在於執政者抱殘守缺,欠缺必要的意識應對瞬息萬變的挑戰。如果港府拒絕「解放思想」、得過且過、懼事怕事,不明白自身責任在於利用公共財政手段增進社會福祉,那麼,深層次結構矛盾不單無法紓解,反而會不斷累積,最終全民皆輸。

派錢程序緩慢反智 欠缺精準濟弱扶貧

預算案評分雖然創十年新高,但掩蓋不了政府在處理公共財政時欠缺整套規劃、跳不出官僚邏輯的事實。單以「派一萬蚊」為例,其執行過程顯然是反智官僚程序的體現:首先這筆錢預計要到暑假才到手,遠水難救近火;其次是「派錢」成本極其高昂,上次有資產審查「派四千蚊」需花三億多元行政費,今次幾乎無審查「全民派錢」反而要預留十億元,簡直是混賬!

當被問及可否加快「派錢」步伐時,陳茂波聲稱銀行需時三個月更新電腦系統與政府對接,而且需時收集約700萬人的個人資料,還要考慮如何保障市民私隱。「財爺」的回應看似穩妥,實際上卻令人完全搞不懂。為什麼港府在累積兩次「派錢」經驗後,依舊好像新手一樣,要為「如何派」費煞思量?預算案大談「智慧城市」、「數碼基建」、「5G 時代」,但連資料管理都做得一塌糊塗,如何讓人對當局有信心?其實處理方法並不複雜─政府本來就擁有市民的身份證資料和出入境紀錄,大可在這個基礎上建立全民資料庫,像選民登記一樣定期更新,避免「如何派」的問題將來再出現。

值得一提的是,同樣受到肺炎疫情打擊的新加坡也在最新一份預算案中宣布「派錢」,但派得很有原則─金額不是一刀切,而是視乎受惠者年薪而定,貧者派得多,富者派得少,用內地的術語就是「精準扶貧」、「精準紓困」。相比之下,港府遺漏了居港未滿七年、最需要幫助的新移民,卻願意「派錢」給那些根本不以香港為家、早已移民海外的「前香港人」,這對真正需要幫助的市民並不公平。如果香港能夠學習新加坡的做法,那麼需要幫助的人將會獲得更多幫助。

港府遺漏了居港未滿七年、最需要幫助的新移民,卻願意「派錢」給那些根本不以香港為家、早已移民海外的「前香港人」。(資料圖片/歐嘉樂攝)

死抱簡單低稅教條 難以實踐公平正義

預算案和施政報告一樣,理應對香港的出路有所啟示,短期而言固然要幫助紓困,長遠要有利香港的可持續發展,實踐社會民生的公平正義。陳茂波在2011年擔任會計界立法會議員時曾動議設立稅務政策組,「研究使用稅務措施來配合政府的經濟和產業政策、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和商貿中心的競爭力、解決貧窮問題和消弭社會和經濟上的不平等。」如今九年已過,稅務政策組早在2017年成立,但他當年希望通過這個機構來實現的宏大目標卻不見蹤影,怎不令人側目!

稅務措施方面,陳茂波在預算案中建議寬免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非住宅物業差餉等,只屬小修小補。他雖然提及「或要考慮開拓新的收入來源或調整稅率」,但「或要」和「考慮」的字眼證明其態度並不積極,似乎無意就香港長期以來的「簡單低稅制」迷思進行檢討。港府歷任財金官員都認為「簡單低稅制」是香港的優勢,每每以《基本法》第108條寫明的「低稅政策」搪塞之,殊不知本地現行稅率遠低於全球平均水平─根據美國傳統基金會的資料,全球各國薪俸稅率平均值和中位數分別是29.6%和30%,公司利得稅率平均值和中位數分別是24.7%和25%,它們全都高於香港的薪俸稅率15%與利得稅率16.5%。

從全球多國的稅務數據可見,「簡單低稅」並非不能撼動的「硬指標」,而是一個相對概念。香港不是稅務天堂,應該在稅務之外擁有更具吸引力的營商環境。港府絕對有空間上調稅率,或者設置資產增值稅等新稅項。即使這樣做,我們亦毋須庸人自擾,擔心競爭力就此喪失。香港的競爭力是多方面的,而且應該繼續朝多元化方向發展,只要妥善籌謀,包括維持並強化市場開放、法治、專業等優勢,善用內地發展機遇,香港的競爭力便可以維持甚至提升。屆時港府不單毋須擔心耗盡儲備,反而有餘裕在改善民生福祉上投放更多,實踐公平正義。

參考世界許多經濟體,香港其實尚有很多空間拓闊稅收來源。讓市民一起民主商討,可以提升市民的公共財政責任感。(資料圖片/羅君豪攝)

發掘經濟新增長點 產業改革勢不容緩

除了稅務思維落後,欠缺產業政策也是香港身陷困境的原因,唯陳茂波在這方面依然欠缺魄力。香港從政者應當明白,扭曲的產業結構是年輕人缺乏上流機會、貧富懸殊、社會不公平的根源。事實上,香港產業格局在回歸二十三年幾乎沒有改變。其中「四大支柱」佔本地生產總值(GDP)的百分比由2009年的56%,稍稍增至2018年的57.4%;而曾蔭權在2009年提出的「六大優勢產業」(文化及創意產業、教育、私營醫療、檢測認證、環保工業以及創新科技)的百分比,只由當年的7.8%輕微增至9%。

值得留意的是,「六大產業」中的教育和醫療是香港的強項,政府本應在滿足本地需求的前提下,把這些強項發展成可為香港帶來大量高增值職位和經濟回報的產業,可是,財政司根本不會如此思考,例如醫療只被視為公共服務,而非能夠增加從業員收入、大有可為的產業。

《香港01》多次指出,香港既要以適切的觀念看待地產業,同時鞏固在金融、專業服務上的傳統優勢,更要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預算案雖然有類似表述,可惜卻欠缺相應措施支持。事實上,香港在這方面已吃了不少教訓,例如早年來香港讀書的無人機公司創辦人汪滔之所以選擇扎根深圳,原因在於香港欠缺有利創科發展的生態體系。最近香港理工大學成功研發一種呼吸道傳染病快速測試系統,可在一小時分辨包括新冠肺炎病毒在內的40種病毒,但這項足以令港人引以為傲的研究成果,當初原來沒有獲得港府資助,即使將來項目投產,亦要靠深圳市政府支援。我們要問,在接連失去開拓新興產業的機會後,港府究竟何時才會醒悟,以正確心態迎接下一次可能出現的機會?

而曾蔭權在2009年提出的「六大優勢產業」(文化及創意產業、教育、私營醫療、檢測認證、環保工業以及創新科技)的百分比,只由當年的7.8%輕微增至9%。(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即使政府在某些領域開始改變思維,但整體上依舊給人裹足不前之感,例如陳茂波雖在預案中提及「土地儲備」概念,但我們暫時還未看到如何建立儲備的具體建議。另一個例子是當局將從「未來基金」撥出220億元,成立類似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的「香港增長組合」投資組合,投資到「與香港有關連」的公司、項目或基金,據報會是醫療、科技等新經濟項目。如果能夠落實,政府無疑是走了正確一步。

《香港01》一直呼籲港府積極開拓具戰略價值、包括創科等新興產業,藉此推動社會經濟轉型。我們不希望政府只是對新加坡東施效顰,它必須全面探討如何管理香港的儲備,不論財政儲備抑或外匯儲備都要積極利用,為香港的產業轉型做好準備。大家要知道,只要在萬億元財政儲備上提升一個百分點回報,就是為財政收入增加一百億元,如果妥善運用,將是社會改革一大助力。

香港在經歷了反修例示威和新冠肺炎疫情雙重打擊後,社會精英更應該明白變革刻不容緩。「派錢」、減稅等舊招雖可紓解一時之困,但畢竟無助這個城市的長遠發展。政府一定要利用公共財政手段,以更多實招為社會創造機會和財富,「土地儲備」和「港版淡馬錫」均是立意良好的舉措,必須縝密規劃,用心落實。我們期望當局能夠細緻規劃各項工作,以思維創新帶動政策創新。只有這樣,香港才不至於繼續蹉跎,可以盡快重新出發。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3月2日出版的第203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

您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