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島」治標不治本 減廢回收方長久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2014年,西貢區區議員方國珊曾聯同十名將軍澳居民到立法會門外請願,要求中央及珠海政府協調,撥出低生態價值的孤島,供香港興建「垃圾島」及「環保教育科研中心」。日前,方國珊稱受中央考慮借出珠海桂山島的作法啟發,再次建議中央撥出香港水域以外島嶼,供助本港解決垃圾處理問題。

的確,隨著香港的經濟發展,人口增長,現行位於屯門的新界西堆填區、打鼓嶺的新界東北堆填區和將軍澳的新界東南堆填區的確逐漸趨於飽和。即便新界東南堆填區的擴建部分現正進行前期工程,並預計在2021年開始接收建築廢物,但亦推測只能應付香港至2030年代的廢物棄置需要。因此垃圾處理確是香港社會需認真面對的問題。

除了中央撥出島嶼外,方國珊也舉了新加坡實馬高島的例子。實馬高島為填海後再鋪上泥土而成,接收了該國所有垃圾焚燒場的灰燼、及建築垃圾等。對於支持者來說,「垃圾島」一則可以讓堆填區遠離居民區,避免對居民的影響,同時也可讓市區本身規劃的堆填區用地釋出,解決市民的房屋需求。

區議員方國珊近日建議港府或可參考借地做法,要求中央與珠海市協調,借出香港外海的島以興建「垃圾島」,以供處理垃圾廢物並遠離民居。(資料圖片/李澤彤攝)

「香港資源循環藍圖」

然而公眾同時也需考慮填海對生態的影響,比如機場三跑的填海工程讓香有百多條中華白海豚只剩下30多條的例子。再者,當面臨垃圾圍城的危機時,擴大堆填區或是最簡單解燃眉之急的作法,但未必是最符合長遠發展效益的作法。若不能源頭減廢,增加回收循環,堆填區將用不足夠。

實際上,政府早在2013年就推出《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13-2022》訂下2017前每人每日棄置量減少至1公斤或以下,2022年底前實現每人每日棄置量為0.8公斤或以下的源頭減廢目標。只是截至目前,仍成效不彰。根據2018年數據顯示,每人每日棄置量仍為1.53公斤。對此,政府一則可考慮加強經濟誘因,比如自2017年4月起調升建築廢物處置費用,2018年堆填區的整體建築廢物棄置量較2017年下跌3%。二則政府應考慮投資加強垃圾處置的設備,減少棄置。比如自2015年4月起,位於屯門的污泥處理設施(T ▪ PARK[源 ▪ 區])開始以焚化方式處置脫水污水污泥,因此棄置於堆填區的脫水污泥量相比2014年累計減少88%。

綠惜地球調查發現,香港市面有超過五成糖果產品包裝欠缺回收標示,因此即使消費者主動回收包裝,回收商都不會接收,最終淪為垃圾。(楊榮飛攝)

垃圾棄置是最後一步

在廢物回收循環方面,香港較為依賴他國,導致處境較被動。這是因為香港經濟倚重服務業,從事生產而需吸納原材料或再造物料的數量十分有限,所以超過90%的都市回收物品在回收後都會出口到其他地方以作循環再造。而當進口紙類、塑膠回收物料經濟體更嚴格執行進口管制政策,香港回收物料的出口量便持續下跌,垃圾棄置量增加。

因此本地回收業轉型是自主、長遠發展的關鍵。目前本地回收業開始逐步轉變營運模式,讓塑膠物料本地循環的再造量由2017年的13,700公噸顯著上升至2018年的55,800公噸。只是由於徹底轉型需時,整體塑膠回收率仍呈現由2017年的13%下跌至2018年的7%的局面。因此政府應在政策和資金上扶持本地回收業的轉型。同時,政府也應考慮完善環保政策,以從源頭堵塞漏洞。比如綠惜地球調查發現,香港市面有超過五成糖果產品包裝欠缺回收標示,因此即使消費者主動回收包裝,回收商都不會接收,最終淪為垃圾。而政府對產品包裝做出更具體的規定便可增加回收率,減少垃圾棄置,何樂不為呢?

無論是效仿新加坡填海造出「垃圾島」又或是提議中央撥地,表面上看是最直接簡單解決垃圾棄置的辦法,但卻違背了生態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垃圾如何棄置應是源頭減廢、回收循環行不通後的最後一步,社會若本末倒置則難以真正根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