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危殆病人增多 醫管局須有備無患
香港周二(4月7日)增兩名新型肺炎危殆者,包括一名於3月31日確診的62歲男子,以及一名在4月4日確診的71歲男子,令新冠肺炎危殆病人增至歷來新高的共14人。新冠肺炎危殆病人的增多,漸現ICU資源匱乏、有欠協調的問題。
根據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指出,香港公立醫院有200多張ICU病床,1,012張負壓床,但位於ICU而能收治新冠肺炎的負壓床則只有66張。另據報章報道,醫管局ICU隔離病床增至68張。若然本地疫情不大爆發,以目前14人危殆的情況來說,病床能夠應付。但當下最急迫的問題在於這60多張ICU隔離床在各醫院分配不均,以至部分醫院承載危殆新冠肺炎病患的能力相當脆弱。比如聯合醫院隔離病床逾百張,但僅得兩間ICU負壓病房,一般每間病房只接收一個病人,而截至周二已有兩名危殆患者佔用。因此,若有新型肺炎患者情況轉差需用ICU隔離床,聯合醫院未必能立刻安排。
而長遠來看,若疫情持續,結合香港老年群體、慢性患者較多的人口結構,香港更可能會出現ICU資源短缺的問題,以至香港或也會出現意大利選擇性救人的人道悲劇。有公立醫院深切治療部醫生說,當疫情嚴峻,ICU床位緊絀,或要選擇救治康復機會較高的病人,相信年長、有長期病患的病人入ICU的機會或較三成低。
ICU負壓病床患不均
面對逼近的危機,已有公立醫院著手準備應變。比如伊利沙伯醫院已騰空ICU D6病房接收確診者,管理層在病房開放位置加裝膠簾,如有需要會將其他危殆患者安排在病房內的開放位置,將D6病房的病床數增至12。亦有消息稱,新界也已有兩家龍頭公院準備一旦大量重症病人湧現,即改裝設施,令負壓ICU病床可增近一倍。
ICU負壓病床若然患不均,僅靠個別公立醫院的改裝自救並不足夠。但被報章問及重症病人使用ICU及相關儀器的優次時,醫管局亦未有正面給出具體分配指引和原則,只稱會按實質需要靈活調配儀器供有需要病人使用,各醫院ICU亦會透過互相協調、調配人手、藥物和各種設備應付大量危重病人。醫管局似乎並未對一旦出現大量重症患者導致ICU資源不足的問題進行詳實的討論和計畫。
根據港大醫學院的實時監測,4月上旬的基本傳染率(R)已回落至1以下,意味每一名病人傳染不多於一名新個案。若然情況持續,相信醫院的負荷可逐步減少。但是歐美例子證明,疫症可以在一星期突然爆發,由日增數十宗急升至日增數百宗,因此醫管局必須做最壞的打算,才能有備無患。一旦因調控不力,個別醫院ICU爆煲或整體ICU資源匱乏,香港可能會重覆早前武漢、意大利或紐約的悲劇。為此,醫管局必須儘快設機制協調轉院,尤其是醫管局重大事故控制中心(MICC)應提前針對ICU不足的風險指定協調機制,例如具體什麼情況下,轉差的患者需提早轉院到地區聯網的其他醫院等。
重視長者、長期病患者
想要避免ICU爆煲的悲劇,除了及早做出改裝、協調ICU資源的計劃,更需要盡可能從源頭避免疫情惡化。新型肺炎的重症、死亡率與年齡、是否患有慢性病密切相關。比如中國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蔣榮猛就曾經向BBC中文表示,年紀較大患者,病情較重的比例也比較高,而在中國死亡病例中,七到八成都是65歲以上。英國牛津大學研究員在《人口科學》期刊的一篇研究中,數據顯示,受病毒感染死亡率最高的是80歲以上的老年群體,死亡率達15%,而10歲以下兒童的平均死亡率則為零。研究亦指出意大利新冠肺炎病重、死亡率較其他國家高亦與其老齡率較他國高有關。因此,在醫管局統籌調派資源的同時,政府和社會亦需尤其重視老齡、慢性病人口的防疫工作,比如增加對院舍防疫的津貼、監管等,而在宣傳上也應着重採取更長者友善的方式,讓長者明白勤洗手、少出門等防疫資訊。如此或能從源頭上降低ICU病房爆滿的風險。
面對ICU資源調配不均、或面臨短缺的問題,醫管局必須及早重視、規劃,而政府和社會也需盡己力幫助長者和慢性病群體更好地防疫,以減輕前線醫護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