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旅行社派120元的政府知道Thomas Cook怎樣倒下嗎?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周二(10月22日)盛傳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將公布,向外遊市民提供120元資助,引來訕笑。誰不知在翌日,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區長邱騰華果真宣布,透過旅行社向出境旅客資助100元,入境旅客則獲120元,聲言以此紓緩業界壓力。對於短視如斯之政府,社會怎能不搖頭嘆息?

首先,120元或100元資助對於外遊可謂微不足道,對短程徵收90元的「三跑稅」僅為捉襟,160元的長程稅更未足支付。政府是次資助每家旅行社上限500人,預計85萬名旅客受惠,總支出1億元花了出去,但多少人會因為這百元津貼而外遊,實在難言樂觀。若說此舉能帶動旅遊業,更是言過其實。

派120元無助帶動旅遊暢旺

從安排及邱騰華的發言可見,此方案並非為了資助市民和遊客,而是要支援旅行社。毋庸諱言,反修例示威以來的旅遊業數據可見,業界正面臨不景氣。根據旅遊業議會,9月訪港旅客跌逾半。酒店及旅館減價的消息不絕於耳,更有從業員被逼放無薪假。旅遊業界無疑亟需支援,但政府這120元有多大幫助?

既如前述,金額之細未能為旅客或香港人提供經濟誘因,這1億元其實只能為旅行社提供即時而短期的現金津貼,不可能催谷旅客數字增長。中國人常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政府這120元資助可謂最惡劣的反面例子。

綜觀幾輪「撐企業保就業」紓困措施及上周發表之《施政報告》,政府完全沒有宏觀政策可言。例如在教育方面,特首林鄭月娥承諾向每位學生每年派發2,500元學習津貼,卻完全不觸及直資政制、學費、專上教育機會等;在社會保障方面,只知增加生活津貼、綜援家庭租金津貼等,不懂找出造成貧富懸殊之成因。如今對於旅遊業之寒冬,政府竟然想出了派100元外遊津貼之法,更印證我們早前說得沒錯:「沒有政策、只識派糖的『津貼主義』」

10月23日,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中)聯同旅發局主席彭耀佳(左)及香港旅遊業議會主席黃進達見傳媒。(胡家欣攝)

廿一世紀之旅遊業大轉型

近年愈來愈多人看見,香港旅遊業面對的是轉型瓶頸。過往我們重量而忽略質,訪港旅客數字雖然節節上升,屢創新高,但只令部分零售業受惠,高檔如珠寶鐘錶,低檔如藥房,還未算上內地旅客對社區造成的負面影響。眾目可睽,「中西薈萃」、「亞洲國際之都」等只為宣傳口號,香港旅遊近年只知「食老本」,吸引力及競爭力都令人憂慮。就此,開始有人提出深度遊,包括發展文化景點及特色路線,政府卻好像仍在後知後覺,完全跟不上時代步伐。

過去幾年後知後覺倒算了,最近英國老牌旅行社Thomas Cook倒閉,在市場引起廣泛關注,難道政府竟連它的死因也不知道嗎?成立於1841年的Thomas Cook是全球最老牌旅行社,曾經受惠航空交通等發達而盛極一事。惟在廿一世紀之今天,已經愈來愈少人依賴旅行社,若非做背包客,也只透過中介訂購酒店房間及機票。然而Thomas Cook卻囿於以往模式,不但未積極發展網上業務,甚至擴充門市分店,陷入債務問題,終在今年9月因融資失敗而宣告倒閉。

Thomas Cook令旅遊業界唏噓,但也提醒了我們轉型之重要。回看香港,多少年輕人依賴旅行社外遊?對於外地遊客,我們的景點又是否真的吸引?答案可想而知。業界要適應市場,乃天公地道,但政府卻沒有做好它的角色,多年來目光短淺,只知在數據上維持訪港人數新高,以為令旅遊及相關行業一時受惠便已足夠。今次反修例風波之浪蓋過來,平時尚且掩藏的根本問題隨即外露於人前。

當業界也察覺到過去嚴重傾斜內地市場,知道要開拓多元化市場及重塑香港旅遊業形象,政府卻以為派120元足以了事,可謂赤裸裸之奶頭樂主義。政府官員無能及膚淺事小,累及香港發展事大。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