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19】沒有政策、只識派糖的「津貼主義」
6月反修例風波已成香港政府半世紀來最重大管治危機。特首林鄭月娥周三(16日)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社會不免期望政府進行大刀闊斧的社會深層次結構改革,但結果卻令人失望。《施政報告》堆砌出200多項措施,事實上濫竽充數,不少僅為津貼加碼措施,試圖每人每月「派一二百蚊」了事,完全沒法處理社會矛盾。
教育政策:未見政策
《施政報告》承諾向每位學生每年派發$2,500學習津貼,並於2020/21學年起將津貼恆常化,做法的確令90萬名學生受惠,但目標模糊不清、不明所以,只突顯政府思維混亂。若政府為平息民憤,未見得$2,500可令人「退下火線」;若政府為作長期補助,一年$2,500又只杯水車薪。若政府有決心處理教育問題,應該增加中小學常額教席、擴大幼兒教育津貼、資助大專或大學學費。如今政府將月派$200零用錢的事寫入《施政報告》,未免貽笑大方,亦反映出政府教育願景欠奉。
扶貧政策:見步行步
政府扶貧一日無法走出「派錢」框架,始終不能解決基層困境。「一次過生活津貼」下年度出雙糧,綜援家庭租金津貼增加。在職家庭津貼中,與工資掛鈎的住戶津貼增加16.7%至25%不等,兒童津貼大幅增加40%。金錢固然能夠幫助貧窮家庭渡過燃眉之急,但社會長遠發展需要完整政策,而非一兩次津貼撥款。
要真正扶貧,政府不能幻想派錢解決問題,治標而不治本。以長者貧窮為例,政府應訂完善退休保障制度,短期亦應進一步提升設入息、資產審查的長者生活津貼,以及不設審查的高齡津貼的金額,確保老年人口有具尊嚴的生活。要惠及一眾勞工,也應訂最高工時、調高最低工資,保障勞工權益,紓解在職貧窮問題。社會福利政策一時三刻的「加碼」、「雙糧」,聽者或許開心,但政府沒有完善社福制度,香港始終不可能讓人安居樂業。
交通政策:聊勝於無
在交通方面,《施政報告》最突破的乃提出新建隧道免收費,惟在其他方面卻是乏善可陳。例如「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的資助比率方面,若市民每月交通費多於400元,之後的交通費將有三分之一能夠得到資助,比以往四分之一為多。而資助上限亦由過去的300元變成400元封頂。資助調高固然市民樂見,但未見得市民會因每月多$100餘錢而生活大有改善。
《鐵路發展策略2014》提出後五年過去,2019年施政報告終提出「加快落實」,但姍姍來遲總好過消失無蹤。施政報告承諾一年內邀請港鐵公司為三條新鐵路(東涌線延線、屯門南延線及北環線)展開詳細規劃、設計。策略提出五年仍紙上談兵,政府施政效率低下難辭其咎,只盼政府莫讓市民再空等五年。
市民交通因為通勤而負擔沉重,核心問題乃居職分離。長遠要消化所有跨區工作人口,將對交通系統造成沉重負擔。《施政報告》提出屯門南延線計劃,若然沒有其他政策配合,包括如《香港01》倡議在新界區增設全新商業中心區(CBD),長遠只令將近飽和的西鐵系統推向爆煲。要徹底走出困局,政府不能夠「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該對準「居職分離」問題,改變本港不平均的城市發展結構。
醫療政策:公營體系繼續超負荷?
醫療政策部分,《施政報告》承諾加強支援罕見病患者、推動職業康復和建立地區康健中心。顯然,三個措施只屬小修小補,缺乏結構性改革的意識。香港醫療面對最嚴峻之問題乃公營醫療不勝負荷,公立醫院的輪候過長。種種表面問題背後隱藏的結構性弊病,其中一個是醫療模式過於倚重治療缺乏預防。然而,要推動基層醫療,政府須改善目前各部門之間分崩離析的狀態,促進多方協同合作。又比如安老院、醫院之間缺乏溝通規劃,以至於老人在醫院和安老院之間難以得到穩定的照顧。
在醫療人手方面,公營醫療體系的人手不足,令其工作環境惡劣,然後惡性循環地更少人願意加入。要解決問題,除了大幅增加本地培訓,政府亦應改變過分以「醫生」為主的局面。具體而言,政府應檢視視光師、物理治療師的轉介限制和看診職權,考量醫藥分家發揮藥劑師的效能。此等做法一來可以縮短病人輪候時間,二來減輕前線醫生的壓力,從源頭改善後續公營醫療系統。
康樂設施:有創意!
社會經歷動蕩的四個月,不但民怨全面爆發,也暴露出政治、經濟、民生等各方面均敗絮其中。然而《施政報告》只知派發各類津貼,而不懂從根本改革結構及制度,實教社會失望。
若要勉強找出看點,或許只有「改造全港遊樂場」算是可取。政府參考屯門公園兒童遊樂場例子,計劃未來改造全港超過170個康文署轄下的公共遊樂空間。「01觀點」去年已提醒政府,本港遊樂設施不足,而且多年未檢討其設計與趣味,並充斥「蚊型無聊遊樂場」,18區兒童的人均遊樂場面積只0.16至0.55平方米不等,「轉身都唔夠」,設施千篇一律。政府能夠意識問題所在,在53頁的施政報告內能有此項措施,未知兒童作為香港未來的主人翁,會否因而給予林鄭月娥一點「安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