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發起青年研究 比林鄭對話會更贏掌聲?
特首林鄭月娥周二(9月17日)提出下周起與民對話,並增設「對話辦公室」統籌有關工作,惟其作用備受質疑,連與區議員的對話會亦被部分人杯葛。相反,曾高調拒絕協助林鄭籌建平台的學者沈旭暉發起研究計劃,研究年輕人及示威者的訴求,及對香港未來的期許,獲得多達十名跨光譜學者參與。
學者的研究未必能付諸實踐,甚或流於書生論政,但似乎仍較官方對話會吸引,此情況值得政府警惕。林鄭必須認清「對話」的局限,認真尋找方法把握年青一代的思緒、脈搏,填補對話平台的缺失。她若視落區對話如「政治騷」,只會落得自說自話收場,使香港社會繼續磋跎歲月。
對話平台 v.s. 學者研究
林鄭八月初提出構建對話平台後,周二首度公布三種對話平台的形式,包括由市民自由報名、隨機抽簽不同年齡階層市民及約見不同界別人士,而第一種形式的社區對話即將於下周展開;第二種為隨機抽樣對話,要稍後安排;第三種為每次約20人的深度對話。
林鄭指出,對話平台有三大原則,包括對象需廣泛、不分階層及立場;其次是過程盡量公開透明,供傳媒採訪;第三為議題開放,希望做到百花齊放。
誠如林鄭所言,對話總比對抗好,但前題是對話必須有公信力,即當局願意聆聽意見,合理之建言應獲政府接納。然而,當前社會共識為從速設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政府仍然多次拒絕為之,自然令社會質疑其所謂聆聽民意的誠意。即使政府認為對話功用不僅於面對當前困境,更是為集眾人之力解決政治、經濟、民生等深層次矛盾,但當政府公信力盡失時,仍然相信意見會獲政府重視、願意參與對話的年輕人,其實有多少?
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早前獲邀與林鄭見面,協助籌組對話平台,但他自言有感對話平台流於形式主義、政府不願正視衝突根本原因,而推辭參與。近日,他宣布將推動名為「Stakeholders in 2047」的未來研究計劃,主力研究青年及示威者的見解,特別是他們參與社運的經歷、感想及訴求,與及對未來香港前景的想法。計劃將由10位不同政治光譜的學者作統籌,以確保研究的代表性,並將招募100位曾在大學工作的學者,訪問與他們有互信的年輕人,並會由學者按其專業作出分析、回應,最後集合撰成研究報告,送呈政府有關當局。
公信力始為關鍵
學者高調另起爐灶,有三點值得政府反思。第一,計劃集中以年輕人為研究對象,並開宗明義肯定他們意見的重要性,認同青年為至關重要的持份者,已與政府空泛的對話平台截然不同。他們更明言,要讓年輕人毋須擔心研究意圖,故可以在無壓力下「清心直說」,有助更全面理解年輕人的想法、願景。
政府大可辯道年輕人並未社會的全部,對話平台的本質乃是集合跨界別、階層的市民之力,為香港未來尋求出路。問題是,年輕一代普遍對政府失去信任,對話平台根本無法與青年進行對話。是次風波反映出,許多青年對這座城市的未來感到失望甚至絕望。當缺少這班重要持份者的意見,試問政府又如何找出各種結構性問題?
第二,負責統籌未來研究計劃的學者背景多元,包括香港大學前副校長程介明、向來被視為親建制的法律學者陳弘毅。這不但折射出學者自發的研究,有可能比起林鄭政府更具號召力,這批學者亦具有公信力,可望更能準確反映年輕一代的聲音。就此,林鄭應反思其對話平台為何未展開已經公信力成疑,其結果能否反映社會實況?
第三,學者不進政府襄助而自發獨立研究,其成果會否獲政府重視、轉化成政策,實屬疑問。既然民間已為政府代勞收集年輕一代的想法、意見,港府應該認真看待,參考有關研究結果,一改以往偏聽之形象。更重要的是,政府無必要被動地等待有關研究結果,而應積極、主動地進行具公信力的獨立研究調查。《香港01》一直倡議,政府除了須從速設立調查衝突的獨立委員會,亦須同步成立深層次改革委員會,全面及徹底地檢討管治問題和社會結構矛盾,既可延攬學者、資深議員等參與,亦可委託獨立的學術研究機構進行各類的質性及量化研究,真正為本港未來謀求可靠、具共識的出路。
如港府選擇對真正的問題視之不理,其對話會只偏聽合其所好的意見,便無異於自欺欺人,只會令香港原地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