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若望同舟共濟 須先學懂有福同享
開設公司,追求利潤最大化,似是理所當然。不過,近日美國181間企業卻召開了商業圓桌會議(Business Roundtable),聯合發表〈企業宗旨聲明〉,聲稱願意放棄「股東利益至上」的原則,強調企業社會責任,包括為員工提供公平薪金和福利、支持社區和保護環境等。這些企業包括全球知名的蘋果公司、亞馬遜、摩根大通集團、沃爾瑪和百事可樂。雖然這份聲明被質疑可能僅具公關意義,但在概念上確實試圖顛覆「企業持份者」的定義,即絕不僅僅只是股東,更應該包括客戶、僱員、供應商和社區等等。
如果企業果真願意負上社會責任,更直接的做法可能是提升企業支付予員工的最低工資,及讓員工的工資水平可隨着公司的利潤增長而按比例地增長;或是讓利潤豐厚的企業承擔更合乎比例的稅務責任。此等行動遠比聲明有效。數年前香港首富李嘉誠在接受《彭博》專訪時,亦主動提及政府可對年利潤過百萬元的企業,增加一、兩個百分點的利得稅,稅收可用於教育、醫療等福利開支。
「01觀點」向來主張,即使商人的本能是追求最大的利潤,但商人也斷斷不應該忘記,他們之所以能夠安穩賺錢,與恪盡職守的員工、和諧友善的社會、運作良好的基建,以至全體市民共同建立的國際形象等,都密切相關。如果一心只想著將利潤最大化,即使短期內確實可以「搵快錢」,但一旦破壞了整體營商環境而不自知,則早晚會遭到反噬。
舉例來說,自六月反《逃犯條例》修訂運動爆發以降,現時已經發展成為一場針對過去多年來香港社會累積的諸多深層次結構矛盾的總清算,包括7月13日就有人在上水發起一場反對水貨客的遊行活動,期間更有部分示威者前往當地水貨街的藥房閘門噴漆。近日有報道指,受到連月來的示威活動和經濟環境影響,沙田區不少藥房結業,舖位封上圍板,情況形同「死場」。有目前仍在經營的藥房職員指,近日生意大跌六成半至九成。出現這些現象,折射出部分業界忽略社會其他持份者觀感。
事實上,企業應該要了解到,讓社會其他持份者共同得益,雖然在短期內或許不一定能夠賺最多錢,但卻有助於業務的可持續發展。投資管理公司ADM Capital旗下企業基金會ADM Capital Foundation在2016年曾發表一份報告,指中國的煤炭企業是否重視環保原則,會令企業面對環境和政策法規的雙重風險。報告認為,水風險對內地五大煤炭公司(中國神華、中煤能源、兗州煤業、伊泰煤碳、大同煤業)的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率,有-1%至-13%的不利影響。
在日本,上市公司也流行「株主優待制度」(株主即股東),即市民若購買當地上市公司的股票,除了股價及股息回報外,也流行透過派發「優待券」給股東以吸引他們買自己公司的股票,包括商品券、日用品、食品、或是其他權利優惠等。日本節目《月曜から夜ふかし》提及一名投資人桐谷広人,因大額投資了各種類型的日本上市公司,令他起居飲食都可憑優待券解決而不用花錢。
雖說優待制度所優待的對象仍然是「股東」,但對一般市民來說,購買一、兩手股票並不是太大的負擔。如果一些本地關乎市民衣食住行的上市公司,可以為小股東提供一些切實的優惠,與民分利,那麼每逢社會動盪之際,呼籲市民「共度時艱」的時候也可更有說服力。舉例來說,港鐵和九巴母公司載通,就可以為小股東以優惠價錢提供全線服務的月票;而領展亦可為小股東提供優惠券,讓他們在旗下商場消費時享有一定的折扣;又或是大家樂、大快活、太興和翠華等飲食集團,更可以按小股東購買的股票數量,按比例給予他們每個月若干次數的免費飯券,豈不皆大歡喜?
在香港,近年商界的形象可謂每況愈下,與他們有錢賺到盡,甚至與民爭利的態度不無關係。只有當他們在景氣好時願意與民分享利潤,有福同享,一旦經濟逆轉,市民才會願意「有難同當」。此道理婦孺皆知,但值得本地商界好好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