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政府主義是什麼?不是什麼?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香港近日的景象,令「無政府狀態」、「無政府主義」走入人們的視野。對不少人來說,無政府主義(Anarchism)是個過時、陳舊的政治概念,而「無政府」一詞更令人聯想到,政府作為社會的最高權威,已無法令民眾服從法治,使既存秩序完全顛覆,一片混亂。這個19世紀興起的概念,於上世紀西班牙內戰被推到高峰後,現在已漸被遣忘、邊緣化。重要的是,一個思潮的末落,必定有其脫離現實的因由。

與上世紀相比,現今除了學術界,無政府主義作為一種政治哲學已成明日黃花,相關討論少之又少,連帶其本義亦漸被大眾遺忘。現時,不少人從字面理解無政府主義為顛覆既有秩序、形容社會陷入混亂。雖然「無政府」一詞容易令人望文生義,但作為上世紀重要的政治哲學,該詞的含義不止於是「形容詞」般簡單、易明。

事實上,無政府狀態是形容社會陷入極度紛亂的狀態,不但沒有中央威權執行法律,更會有群眾為求自保,擴大勢力範圍,爭相成立準軍事組織,以暴力爭權。這種現實中的混亂與作為一種政治哲學的無政府主義並不相同。簡言之,無政府主義本身並不指向道德淪喪的社會面貌,其核心反而是強調個人自由、自主,以及廢除政府及管理機構與民眾的權力關係(無政府的本意)。

換句話說,無政府主義意欲破除的,是(社會)政治組織由上至下的服從,就像古時以大家庭的形式聚居,沒有政府和國家,也沒有法令和統治者,整個「社會」秩序全靠彼此自發地協商、遵守。這一切建基於其原初鼓吹者對人性本善的信念。然而,無政府主義者構想的理想世界,在現實中仍是遙不可及。

回溯歷史,1840年法國經濟學家普魯東(Pierre-Joseph Proudhon)在《什麼是財產?》一書中,以無政府主義者自居,打開了當代無政府主義思潮的序幕。作為一代思想家,普魯東提出,高度完善的(社會)政治組織應以互助互利的自發性秩序為根基。在最純粹完美的形式,人類不須依靠「政府」這類中央集權的機構控制資源分配,而是依照各人個體的意願追求自身切合利益。

普魯東思想的核心在於強者對弱者的剝削——「國家官僚機構對生產的控制,無論其意圖多麼仁慈,也不會使勞動、手工和知識成為生活中的最高追求(highest want in life)」。雖然他在世時並未提出一套整全論述,更無機會付諸實行,但其思想對後世諸多社會主義者,如克魯泡特金(Peter Kropotkin)、巴枯寧(Mikhail Bakunin)和盧森堡(Rosa Luxemburg)等革命分子,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這套政治學說在一戰後的德國和意大利逐漸廣為認識和接受,繼而在西班牙內戰推至高潮。1936年,西班牙在嚴重社會撕裂、貧富差距、社會改革失敗等背景下,催生出共和派(左翼)與國民軍(右翼),爆發內戰。當年,不少無政府主義者抱着對理想社會的追求,自發地當上國際志願兵,加入左翼人民陣線。可是,由於左翼集團存有莫大分歧,如共產黨在組織上支持一黨官僚制、社會黨追求社會共和制、工人黨則追求工會專制,實在難以聯合陣線對抗法西斯主義。反而,在共和軍的行動裏,民眾不但對外攻擊、殺害了神職人員,更在黨內權鬥中同室操戈,共產黨的斯大林主義者殺害了己方的國際志願兵。

如同抱着宏大的理想而當上志願兵的英國小說家奧威爾(George Orwell)所憶想,政治現實的殘酷意識形態鬥爭、同室操戈,與他幻想中的無政府主義烏托邦大相逕庭。當權力與支配無所不在時,社會體制和人性能否把無政府主義化為實現,還須跨過現實政治和人性一關。

普魯東提出無政府主義後,該思想便產生出不同的流派,更在政治、經濟的議題有着不同的觀點,但全都帶有反對國家作為社會組織基礎的共同點。可是,無政府主義無法一勞永逸,成為人類社會的終極形態,是因為權力與壓迫本為共生的關係。因此,不論是統治者和被統治者、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父子關係等,種種不對等的關係,總會出現於人類生活的各種關係中。因此,誠如喬姆斯基(Noam Chomsky)所言,21世紀的無政府主義其實已變成「對人類生活中統治、權威和等級結構的激進懷疑論」,亦非普魯東、巴枯寧等人追求的理想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