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武器手到拿來 日韓關係更添煩惱
去年十月,韓國最高法院裁定四名戰時被強迫勞動的民眾可向日本企業索償後,兩國關係漸走下坡。日本不但沒有尊重鄰國法院的判決,反施以外交壓力,要求韓國總統文在寅干預判決,更曾威脅撤回大使和加徵關稅等。當外交施壓失敗後,日韓互相反制的舉動更升級至經濟層面,拳來拳往。
問題是,即使半世紀已過,兩國仍為戰時賠償爭議不斷,反映公義未能得以彰顯。如今日本欲將經濟政策「武器化」,不但無法根治歷史問題,更會使國際情勢變得複雜,實屬下策。
經過長達13年的法律鬥爭,四名在戰時被強迫勞動的韓國民眾在去年十月獲最高法院獲處勝訴,可向新日鐵(Nippon Steel)和住友金屬工業(Sumitomo Metal Corp)索償。惟賠償未解決歷史殘留的公義問題,反而更激起千層浪,令兩國陷入外交風波。
本年初,兩國外交交涉失敗後,日本曾威脅要收緊韓國旅客的簽證審批,以及提升該國入口貨品關稅。不過,東京最近搬出的反制措施,包括實施化工原料出口限制,以及將韓國剔除出簡化貿易出口手續的「貿易白名單」。雖然暫且未能稱為「全面」貿易戰,但爭議所激起的群眾對立,使得兩國政府都難以退縮。
據調查顯示,現時約三分之二韓國民眾支持以新興的民間抵制運動,包括罷買日產貨品、股票和罷去日本觀光,更有超過八成受訪者表明不信任日揆安倍晉三。另邊廂,日本也有71%受訪者支持安倍的出口限制。按此路發展,即使兩國元首有意為局勢降溫,也要顧及選民的反應,磨擦不易冷卻。
兩國關係陷入冰點,正是歷史公義和創傷未能適時化解,使至半世紀後仍然餘波未了的結果。儘管日韓兩國在1965年簽定《韓日基本關係條約》,重新建交,但《條約》僅將日本的侵略責任含混帶過。如同另文指出,從政變掌權的韓國總統朴正熙,在敲定條款時無視民眾反對,接受日方以「經濟合作」表述取代「索賠權」,戰爭責任未明。再者,2005年的解密檔案亦顯示,日本談判時堅持從政府層面解決爭議,拒絕向個人支付賠償金。說穿了就如時任外相椎名悦三郎形容,這筆款項不是賠償錯誤,而是對韓國獨立的祝賀。因此,兩國的政治妥協,實在難為個別受害者帶來公義和平反。
平情而論,現今曾遭日軍蹂躪的受害者已為數不多,潛在申索金額有限,難對日企構成沉重財政負擔。反而,對碩果僅存的生還者而言,縱然日本表面上曾為歷史問題表達「痛切的反省和道歉」,惟實際政治談判中,日本政府視國家面子重要過正視過錯和歷史公義。如今日本逐步搬出制裁手段,將經濟政策「武器化」,不但難以為受難者爭取公義,還原歷史真相,更使兩國關係空添枝節。到底,日本為何難像德國般坦然面對歷史,真誠地說句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