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灣風雲色變 特朗普若錯判形勢將萬劫不復?
波斯灣上再起煙硝,美國日前一架無人駕駛機疑因闖入伊朗領空而遭到伊方的革命衛隊擊落。美國總統特朗普怒斥德黑蘭犯下大錯,令局勢迅升溫。美媒更指出,特朗普當晚更曾批准美軍對伊朗一些目標發動攻撃,但後來叫停。
在奧巴馬掌政下,長期敵對的美伊關係曾一度緩和。2015年時任美國國務卿克里連同其餘四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以及德國、歐盟,跟德黑蘭達成了核協議,限制伊朗的鈾濃縮活動。然而當時的特朗普便大力抨撃奧巴馬政府給德黑蘭佔了便宜,更聲稱一旦當選美國總統,將退出核協議。
2018年特朗普在其他簽署國一致反對下,單方面退出協議,對伊朗重新實施制裁,更向歐洲盟友施壓,要求其不再跟伊朗交易。華府之目的,部分是要以圍堵制裁的手段,迫使德黑蘭屈服甚至倒台。然而制裁已近一年,德黑蘭依然屹立不倒,自然令華府內部,以博爾頓(John Bolton)為首的鷹派心急如焚。
特朗普常用邊緣政策
恰巧先後有多艘運油輪在海運石油關鍵航道霍爾木茲海峽上遇襲,更令華府有口實指控德黑蘭為破壞地區穩定。身為美伊中間人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上周到德黑蘭斡旋,亦阻止不了局勢惡化。今次美媒傳出特朗普批准美軍對伊朗發動攻撃,會否是美伊全面開戰的序幕?
要知道伊朗在中東各地都有其代理組織。也門內戰中與沙特阿拉伯為首的阿拉伯聯軍血戰的,有胡塞武裝份子;黎巴嫩境內則有紮根多年的真主黨;剛在敘利亞內戰中喘定的巴沙爾亦繼續獲德黑蘭力挺而掌權;伊拉克亦由親伊朗的什葉派的穆斯林為主導;加沙地帶又有一直受伊朗支持的哈馬斯;加上波斯灣中亦有卡塔爾一直與伊朗眉來眼去,美國一旦要對伊全面開戰,勢將牽一髮動全身,甚至有把整個中東陷入萬劫不復的全面戰爭之虞。
事實上,特朗普此種製造緊張局勢,面臨戰爭邊緣的危機,意圖令對手屈服的邊緣政策(brinkmanship)已經屢見不鮮,而且經常碰釘,其在對付委內瑞拉、朝鮮等對手便可見一斑。此次應對伊朗的強硬手段,更有可能出現反效果。要知道伊朗雖然為神權國家,其總統仍為一人一票選舉產生,或會因而選出強硬派總統。
伊朗強硬派或乘風得勢
雖然總統候選人需先由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Ali Khamenei)任命的憲法監護委員會篩選,然而其民主成份仍比其阿拉伯鄰國,世襲專制的沙特、阿聯酋,軍事獨裁的埃及、敘利亞,以至屠殺人民的蘇丹開明得多。其選出的現任總統魯哈尼(Hassan Rouhani)仍被視為溫和派代表,在其努力促成下方有美伊關係一度解凍。
而且伊朗的民主呼聲一直禁之不絕。2009年因抗議總統選舉舞弊而捲起的綠色革命,曾為伊朗民主化帶來希望。及後伊朗人民亦一直此起彼落發動示威反對德黑蘭的神權政府。然而美國的極力施壓加制裁,反而令中產生活百上加斤,而特朗普對伊朗充滿敵意的言論,更有助德黑蘭鼓起同仇敵愾的民族主義情緒,令溫和派連同同情美方的伊朗人民遭邊緣化,對扳倒政權可能弄巧成拙。
其實當年小布殊將伊朗連同朝鮮、伊拉克劃入三大邪惡軸心,又揮軍阿富汗及伊拉克——伊朗兩個東西鄰國,都令德黑蘭深感恐懼,成就了強硬派艾哈邁迪內賈德(Mahmoud Ahmadinejad)當選成為總統,任內更大力支持發展核武,令中東局勢大為緊張,也加深了美伊之間的猜忌。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特朗普一旦要開戰,仍是要經國會授權。因應局勢驟變,眾議院民主黨人日前已廢除911時代國會允許總統動用軍隊打擊蓋達而頒下的《對恐怖份子使用武力授權法》,逼令白宮在開戰前必須要到國會尋求批准。外界現時惟盼美國此套三權分立的制度,能夠制衡特朗普及其白宮內嗜戰如命的鷹派,避免另一場生靈塗炭的戰爭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