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燈柱如箭在弦 政府仍說不清得物何用
周一(5月13日)政府發布新聞稿,指首階段50支多功能智慧燈柱預計6月底將在觀塘和啟德發展區安裝。除了照明功能之外,更兼具探測交通流量、收集氣象數據、提供Wi-Fi熱點和相關網絡設備等功能。
該項政策可追溯至特首林鄭月娥在2017年施政報告提出的構想,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更於該年年底發布《香港智慧城市藍圖》,闡述了當局如何將香港發展成為智慧城市的策略。不過,綜觀整份「藍圖」,雖洋洋灑灑羅列了「智慧出行」、「智慧生活」、「智慧環境」、「智慧市民」、「智慧政府」及「智慧經濟」等六大範疇,文件亦不斷強調香港有哪些數據挖掘的潛力,但政府的開放數據政策向來為人詬病——既乏願景、也無策略、更沒有清楚說明得數據何所用——今次推出的「多功能智慧燈柱」,正好是政府創科政策諸多毛病的縮影。
政策貴在「有感」 須提供願景目標 解決具體問題
當政府推出一項政策,要讓市民「有感」,最重要的關鍵是「有的放矢」,即要先清楚了解社區當中有何問題,並可清楚指出應如何透過科技方案,解決市民日常生活當中一些「癥結」,才算是真正「落地」的政策。
以數據收集和應用為例,早前曾與港鐵鬧出「抄襲」風波的Pokeguide,就是通過收集車卡車門位置這些日常生活中簡單的資料數據,解決了港鐵乘客希望快速地從月台走到指定出口的「難題」,於是成為一款廣受市民歡迎的應用程式。
但是,政府今次推出「多功能智慧燈柱」,除了如新聞稿所言,可收集更多交通和氣象的數據之外,到底政府希望透過智慧燈柱解決甚麼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呢?不論在新聞稿當中,還是《香港智慧城市藍圖》,都語焉不詳,例如只籠統地說「收集實時城市數據,加強城市管理及其他公共服務」,或是「以便運輸署監察交通」和「對天文台和環境保護署的工作均大有幫助」等等。
如果我們參考外地例子,香港政府的規劃魄力實在相形見絀。例如台北市近年也在各區積極推動智慧路燈的建設,但他們已提出清晰的時間表,目標要在2021年將北市16萬盞路燈全面智慧化,而今年計劃安裝的智慧路燈亦有1.2萬盞。相較之下,香港為期三年的試驗計劃,分階段安裝的智慧燈柱總數也只有區區400支。
為甚麼香港政府在規劃智慧城市時總顯得畏首畏尾呢?其實從現時公布的政策文件所見,政府根本就沒有想清楚要透過這些收集得來的數據,用以解決哪些社區當中實際遇到的問題,反更似是做來「搪塞」、「交功課」。在台北,當局就明確指出在內湖區先試先行的智慧路燈,就是用以解決區內交通擠塞,以及停車難等問題,包括停車格空位偵測、和車流與人流計數等,更可透過綿密的路燈用以準確追蹤垃圾車和公共交通之行駛路線和預計到達時間等。台北市就曾經憑此試驗計畫,入圍2017年巴塞隆納全球智慧城市博覽會(Barcelona Smart City Expo World Congress)的世界智慧城專案獎項。
香港政府又是否敢於設定明確目標,對香港市民許下有關承諾呢?還是只是繼續做門面工夫,只將收集得來的數據供政府部門參考使用?眾所周知,香港政府從來都不缺乏數據,政府真正缺乏的,是將數據以合適的策略和格式開放給公眾,讓公眾能夠發揮「民間智慧」,加以利用。如果政府連目標都不願設定,其餘自也無從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