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棄逾80噸發泡膠 立法禁絕膠餐具研究19年仍時機未到?
本周三(5月8日),環境局局長黃錦星答覆議員提問,2017年棄置於堆填區的發泡膠廢物約共3.04萬公噸,當中約47%為發泡膠餐具,但因發泡膠回收效益相對低,故本港並無大規模商業性的發泡膠回收經營活動。政府多年來對發泡膠回收支援不足,只靠環保基金資助民間機構進行回收工作,官方回收渠道亦不予支持,令每年超過三萬公噸發泡膠直送堆填區。當然,在加強本地回收的支援外,應從源頭減廢,政府可參考國際做法,全面禁止使用發泡膠餐具,並支援小型食肆過渡至更環保的營運模式。
發泡膠難自然分解 回收支援不足
發泡膠不易降解,需約一萬年,其重量輕但體積大,會長年佔用堆填區的空間,就如任何其他即棄產品或包裝物料一樣,產品使用壽命極短,製作過程卻消耗天然資源,加上濫用即棄性發泡膠食物容器的情況普遍,對堆填區造成壓力。此外, 環保促進會去年「十大海洋垃圾」調查發現,發泡膠碎片排榜首,數量較去年大增26%,發泡膠一旦進入海洋,便會長時間在海上飄浮,魚類和海龜誤當作食物後,會因它的浮力而無法潛入水中,甚或被阻塞消化系統而餓死,發泡膠的化學物亦有機會污染土壤等,最終影響整體生態及人類健康。
過去十年,本港每年棄置約三至四萬公噸的發泡膠,不過,環保署並未積極推動發泡膠回收。本周三,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回覆議員提問指,發泡膠經回收處理後只可以製成少量塑膠原料,導致其物流和回收運作成本高;加上發泡膠廢物多已被污染或夾雜其他雜質,回收效益相對低,因此現時本港並無大規模商業性的發泡膠回收經營活動。
政府以經濟效益衡量回收需要,漠視其環境破壞及相關成本,以至政府一直未展開本地中央回收計劃,多年來只依靠民間力量自發進行回收工作。可是,不同於廢紙和廢金屬,發泡膠輕而所佔空間大,物流成本異常高,故更需要集中的回收點,另外泡膠物料的回收標籤未受規管,一旦摻進雜質,就會降低製成品的質量等,而且宣傳潔淨回收、鼓勵工商業界污者自付及改善非法棄置問題等,都需政府從政策上調配資源及規管。雖然自2016年起政府以環保基金資助有關機構,但在配套設施未獲支援下,成效始終有限,政府指上述基金撥款項目,截至去年12月底共回收了約100公噸發泡膠。
中國2000年起禁用發泡膠餐具 本地研究仍待明年完成
當然,只依靠支援回收,並不能消化源源不絕的即棄發泡膠,源頭減廢方為正道。2017年棄置於堆填區的發泡膠廢物約共30,400公噸,當中約47%為發泡膠餐具,其餘為發泡膠包裝物料如電器防護包裝箱、肉類包裝底盤及水果網狀保護套等。回顧過往十年數據,餐具一直佔棄置發泡膠的41%至59%,總重量雖有下降趨勢,但降幅不大,只減少約一萬公噸。
年份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堆填區發泡膠棄置總量(萬公噸) | 4.4 | 3.7 | 3.4 | 3.9 | 3.8 | 3.7 | 3.2 | 3.2 | 4.1 | 3.4 | 3.0 |
-A.餐具 | 2.5 | 2.2 | 1.6 | 1.9 | 1.8 | 1.9 | 1.6 | 1.6 | 1.7 | 1.4 | 1.4 |
-B.其他 | 1.9 | 1.5 | 1.7 | 2.0 | 2.0 | 1.8 | 1.7 | 1.6 | 2.3 | 1.9 | 1.6 |
來源:環保署都市固體廢物報告
事實上,中國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在2000年起,已分階段全面禁止使用用完即棄發泡膠餐具。另外,綠惜地球指美國近100個城市、小鎮已實施禁止發泡膠政策,2015年紐約市落實全市禁止出售或使用即棄杯、碗、盤等發泡膠餐具;2016年,華盛頓立法禁止用不可生物降解的發泡膠作外賣盒;2017年,新澤西州大部分學校均禁止使用發泡膠食物盒盛裝午餐。至於亞洲,台灣的台北市和新竹竹東鎮、馬來西亞人口最稠密的雪蘭莪州、印度的新德里,亦在近幾年相繼推出禁令。
早於2000年,民建聯議員譚耀宗曾提出修訂議案,包括研究可否立例禁止使用發泡膠飯盒,最後動議獲得通過,但時任環境食物局局長任關佩英則指,禁用任何現時普遍使用的物料,會對市民大眾和有關的行業,造成極大不便,強調立法前應先從教育著手,爭取市民及業界的支持,加上配套支援以及經濟誘因配合。近日政府回應有關研究制訂禁用發泡膠餐具的實施時間表提問時,則指管制或禁用即棄塑膠(包括發泡膠)餐具的研究在2020年才完成。
二十年來,當局在立法規管的議題上一直處於研究階段,遲遲未給予確實的方向,環保署應交代局長所言的教育配套工作是否仍未達成效,並參考明年報告,盡快交代禁用塑膠及發泡膠餐具的時間表。
指引未具約束力 小型食肆需配套支援
其實即棄餐具並非必需品,坊間早已研究出更符合環保要求的替代品,如一些由紙漿或植物纖維等可降解物製成的餐具。而且餐廳為堂食供應可循環再用的餐具亦切實可行,大型連鎖餐廳有足夠資源推動環保措施,均有條件轉用相關物料,更應透過自身的資源付上企業社會責任。
近年政府曾透過「可持續發展基金」支持餐飲業制訂行業環保採購指引,當中包括鼓勵食肆使用可循環再用或植物纖維製成的餐具取代即棄塑膠餐具,又以「香港環境卓越大獎」嘉許在環境管理方面表現卓越的食肆。不過,單靠鼓勵性措施,並不具約束力,未能直接有效地推動商家實踐環保,目前快餐店不主動提供膠飲管及膠蓋只是第一步,多年來食肆使用即棄餐具的風氣猶在,長遠始終需靠立法全面規管。
當然,小型食肆在推行外賣走塑或遇困難,政府應提供支援,助其過渡至更環保的營運模式。「01觀點」早已指出,政府應支援小型食肆推行外賣走塑,如資助環保餐盒予餐廳外借,讓市民外賣時以按金借用可重用的餐盒,用後歸還餐廳,並透過監察確保資助的餐具得到重用等。目前社會的環保意識已逐漸提高,政府應多管齊下,加快全面禁用塑膠餐具的進度,追上國際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