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撞車叩響警號 定位公營方能根治
港鐵撞車,是香港人未曾想過的,最多只是開玩笑之說。結果,事情竟在周一(3月18日)發生。半夜試車期間相撞,兩名車長輕傷,可謂不幸中之大幸。然而,700萬香港人的出入安全,焉能只靠僥倖?政府和港鐵若未「知驚」,徹底改革,這次撞車只怕叩響的不只警號,而是喪鐘。
周一凌晨近三時,港鐵荃灣線試車期間,兩列列車攔腰相撞。幾小時後,車務總監劉天成向傳媒表示,初步相信與測試新信號有關。同日下午,港鐵與信號系統供應商開會,常務總監金澤培向傳媒確認說,多倫多實驗室模擬事故經過後,證實軟件有問題。
雖然港鐵補充,詳細原因需時調查,但矛頭似乎已初步指向加拿大供應商泰雷茲(Thales)。就此,社會大眾仍不免疑惑,發生列車相撞如此大事,港鐵難道就沒有責任?
港鐵必須掌握新系統
首先,泰雷茲在信號系統方面相當有名,口碑不俗。而他們向港鐵提供的新信號系統SelTrac CBTC,亦為英國倫敦、新加坡等多地鐵路使用。然而,港鐵不能以為購入新系統就一了百了,必須掌握這套系統的詳情,並確保它在不同情況中能準確發揮,不致意外。
事實上,新加坡地鐵兩年前轉用SelTrac CBTC新系統時,亦曾發生列車碰撞事故。縱然調查後確認,原因在於路軌設備,即與今次荃灣線的情況不同,但港鐵有否全面掌握SelTrac CBTC的往績記錄,以及所有潛在意外風險?
即使調查後證實錯在泰雷茲,港鐵作為香港鐵路服務的提供者、營運者,亦斷不能以此推卸責任。港鐵必須知道的是,每天數以百萬計的乘客,出入安全繫於港鐵服務之上,稍有差池都足以釀成災難。就此,港鐵可謂有一種嚴格責任,即使是信號系統供應商出錯也好,港鐵亦須負起檢測或把關不力的責任。
無可否認,社會對港鐵的要求是非一般的。然而,背後的道理是港鐵正正絕非一般運輸企業,實際上它是香港公共運輸交通的重要提供者,甚至得享壟斷地位。其服務的優劣與差池,影響的不只是700萬人的交通便利,更關乎生命安全。可是,與之不匹配的是,港鐵竟然是一家上市公司,原則上首先的是向股東負責,以謀取最大利潤為己任。
港鐵不能當一般企業管治
多年以來,早已有論者批評,港鐵花費不少心力發展地產業務,甚至開拓海外市場,為外國地鐵提供營運服務。但對於香港的鐵路服務、安全質素等,只怕愈來愈無力兼顧。或許港鐵以為,香港地鐵已臻完善,但由沙中線問題、四線故障到今次撞車可見,港鐵連本業也未做好。
去年沙中線爆出醜聞後,「01觀點」已明確指出,港鐵管理層一旦只知尋求利潤最大化,無法掌握企業式經營公共服務與其社會效益的意義,很容易進退失據,甚或犧牲社會利益。如此批評,至今仍然鏗鏘。必須知道的是,港鐵正值多事之秋,亟待改革。而它到底應該是一家上市公司還是公營機構,不只名義上換個說法那麼簡單。舉例說,如果港鐵是一所上市公司,它難免會以工商管理的理論,當作是一般企業那麼改革。然而,事實上港鐵需要的是公共行政的思維,以社會福祉為念,甚至乎為了更高的安全系數,它更要犧牲利潤。
故此,香港政府作為持有港鐵逾七成半股份的大股東,既擁有接近萬億元儲備,就絕對有原因,而且也有能力回購港鐵。7月將上任新主席的歐陽伯權必須牽頭改革,檢視股東制度是否令港鐵只顧牟利,而忘卻社會責任。
政府和港鐵看見今次觸目驚心的列車相撞後,萬一仍然未知事態嚴重,對港鐵的性質及管治方式仍然避而不談,社會大眾難免擔憂,從未想過的醜聞和事故只會陸續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