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阿伯」成美國總統大熱 反映人民渴求變革
三年前,當美國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參加民主黨總統初選時,他的政綱被批評為空中樓閣,親希拉里的CNN等主流傳媒對他窮追猛打,說美國根本沒有錢支持他福利主張,而他本人則是追不上時代的「社會主義者」。特朗普嘲笑他是「Crazy Bernie」(瘋狂的伯尼),桑德斯被塑造成一個自說自話的「左翼阿伯」。三年過去,桑德斯熱潮不但沒有減退,他甚至再一次成為民主黨內的總統大熱,其主張也受多名民主黨候選人爭相採納。究竟是什麼魔力,令桑德斯的邊緣政見,成為主流大熱的訴求呢?
被傳媒邊緣化 上屆初選飲恨
話要從三年前民主黨初選說起。當時時任奧巴馬將落任,而黨內外一致認為「It’s her time」(這是她的時刻),幾乎內定在2008年總統初選中輸給奧巴馬的前國務卿希拉里為民主黨候選人。不過知名度與希拉里差一截的桑德斯為了令初選有競爭,毅然與得到全黨擁護的希拉里對撼。他又指在貧富懸殊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氣候變化帶來的人道危機迫在眉睫、財閥以捐助競選經費方式操縱選舉時,國家急切需要真正的變革因而出選。
桑德斯又洞悉了國民對與華爾街沆瀣一氣、對貧苦大眾漠不關心的腐敗華盛頓建制精英深惡痛絕,而希拉里正正是代表着華盛頓建制精英的代表人物。不過,親希拉里的自由派主流媒體卻極力將桑德斯邊緣化,又指他的政綱天馬行空,難以實現。曾於2008年擔任希拉里競選部主席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舒爾茨(Debbie Wasserman Schultz)更被維基解密踢爆偏袒希拉里,初選過程中做些不利桑德斯的手腳。結果民主黨得償所願把希拉里捧成了候選人,卻輸給了一個同樣反建制反精英的特朗普。可惜特朗普靠的,不是桑德斯對公義與平等的追求,而是仇恨和排外的負面情緒。
政綱反銷全國 主張漸成主流
三年過去,桑德斯人氣未有減退,反而長期高踞美國最受歡迎政治人物榜首。其曾被批評為不設實際的15美元最低工資,已被民主黨採納成國會議案;曾被指將會造成財政負擔的大學學費全免,已在近20個州成為現實;而長期未受重視的氣候變化議題,又被其支持者,政壇新星科爾特斯(Alexandria Ocasio-Cortez)提出的「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贏得全國廣泛報導;其得到全國70%人民支持的全民醫保方案,更被包括被部分人視為「希拉里2.0」的溫和派黨內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納入為競選政綱。
一度被視為邊緣的政見,已經成為風靡黨內外,全國熱議的話題。去年中期選舉,不少以桑德斯政綱參選的素人都獲勝,其中科爾特斯最受觸目。她在初選中意外擊敗民主黨建制人物、眾議院議長繼任人大熱的現任議員克勞利(Joe Crowley),並以29歲之齡成為國會史上最年輕的議員。
高齡成為掣肘 選情仍未明朗
然而,桑德斯雖由三年前那不獲看好的「左翼阿伯」一躍為總統大熱人選,但要取得黨內提名仍然存在隱憂。不同於上屆與希拉里兩虎相爭,今屆初選民主黨候選人數眾多,當中很多都採納桑德斯的不少政綱,桑德斯自己的政綱反成了其對手。而且現時候選人中,有不少同樣是左翼出身,如具有一定名望的參議員沃倫(Elizabeth Warren)和上屆曾支持桑德斯的年輕的眾議員加伯德(Tulsi Gabbard),立場跟桑德斯都十分相近。
年齡也是年屆77歲的桑德斯的大敵。眾多選民都渴求有年輕新面孔或女性參選,亦有希拉里支持者因上屆初選而與桑德斯積怨,認為他要為希拉里敗選負責。不少意見認為,走左翼路線會得失中間選民,最終只會令特朗普連任。然而,在這民粹時代,人民已厭倦不左不右,面目模糊的政客,反而特朗普就是靠偏鋒的反精英路線贏得總統寶座,而且上屆桑德斯與特朗普在民調上的差距一直比希拉里對特朗普大。不過四年光景後,桑德斯的大選勝算亦需要重新估量。
渴求社會變革 值得香港借鑑
不論這位自稱「民主社會主義者」的「左翼阿伯」最終能否擊敗特朗普而入主白宮,他已經是這場左翼運動的大贏家。全民醫療保障、大學學費全免、提高最低工資、競選經費改革、氣候變化政策等等,漸已植根美國選民心中。桑德斯的成功,不在於其蓬鬆的白髮、加大碼的西裝、怪怪的布魯克林口音、演說時表現激動的憤怒阿伯形象,而是他的政綱,回應了過去十多年美國人民對於愈來愈嚴重的貧富懸殊、愈來愈腐敗的政治生態的徹底厭惡,渴求真正變革的聲音。
而這種呼召不僅適用於美國。在新自由主義風行下,全球各地貧富懸殊日益加劇,一個真正關懷弱勢群體,服務多數而非少數人,認真考慮財富再分配必要的政治主張值得各國政治領袖借鑑。香港政制長期不民主,特首的提名及選舉過程壟斷在少數財雄勢大的財閥、既得利益團體手中,同時間堅尼系數突破0.539,為45年以來最高。與美國相似,不少人把社會不公的現象歸咎於新移民,誤墮了閉關自守的封閉排外情緒,反而忽略了問題的癥結——財富不均,大量政治、經濟、社會、土地等資源長期被少數人把持。
香港或許也需要一個「左翼阿伯」或「左翼阿姨」的政治領袖,但同樣重要的是,香港人要破除一味以「我者」、「他者」、「新移民」、「舊移民」的簡單二分法理解社會問題,而是對一個老有所養、幼有所教、貧有所依、難有所助、公義均富,真正服務多數而非少數人的香港未來有更宏大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