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緩「醫生荒」治標更應治本 建立第三間醫學院刻不容緩?
流感高峰期令本港公營醫院壓力瀕臨「爆煲」,相關問題再次被炒熱。可惜的是,許多人卻把矛頭指向內地新移民,而非正視本港醫護人手嚴重不足的事實。在整場討論中,有人提議引入海外醫生,藉此舒緩人手緊張,我們認為這個方法可取,但這畢竟是短期策略。長遠而言,香港應透過增加培訓醫療人手,以至建立第三家醫學院,達致「自給自足」。
香港醫護人手不足,早就不是新聞。《01周報》社論早前引用立法會資料,指出在2008至2017年期間,縱使本港註冊醫生人數增加17%至14,290人,但人口對醫生比例,僅由每千人1.8名輕微上升至1.9名。對比以發達國家為主要成員、人口對醫生比例平均高達每千人3.4名的「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地區,香港的情況無疑令人汗顏。
再看看主要競爭對手新加坡在相關領域的發展,香港的落後更加明顯。2017年,新加坡第三家醫學院正式開幕(實際上已在2013年開始運作),副總理張志賢在開幕式上聲言,當地三家醫學院除了將會培訓更多醫生,還會改變培訓方式,確保壽命愈來愈長的國人在身心健康的情況下邁入晚年。不難看出,當香港還在「議而不決」的時候,新加坡早已先走一步。
事實上,在人口只得580萬的新加坡,當地醫學院在2017年的入學人數便多達423人;反觀在人口逾740萬的香港,港大和中大兩家醫學院同期卻只提供470個學額。在人口老化成為大趨勢的今天,香港的醫生供應顯然難以應付日益增加的需求。
這並不是說,香港在醫療領域毫無作為。例如去年年中有報道指,教資會向兩間大學的醫學院建議,由2019學年起,每年增加60個醫學士學額,預料年底前落實;另一方面,兩家醫學院亦加緊覓地擴建,應付學額增加後的土地需求。
倘若上述措施得以落實,相信可以舒緩本港醫生人手不足的問題,情況令人欣喜。然而,香港不應就此止步──在上調學額和兩家醫學院擴建的同時,考慮仿效新加坡,建立第三間醫學院。眾所周知,由於學額相對有限,醫學院「入場券」競爭激烈,致使很多有志行醫的高材生望門興嘆。倘若醫學界願以更開放的心胸迎接競爭,支持香港增建一兩間醫學院,醫生供應便可大增;而這些額外取錄、本來就很優秀的高材生,亦不見得會拖低整體醫生質素。
在香港建立第三家醫學院的建議,不是今天突然提起的,許多有識之士早有提及,問題只是政府欠缺魄力。倘若當局決心開拓本地醫科生源,培訓更多人才,不單醫療人手不足的問題可獲解決,香港將來甚至有條件向海外輸出醫生。
繼續空轉,還是坐言起行,全看當局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