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冇位泊車】政府與其一地多用 不如終結私家車增長
在本周四(1月10日)的行政長官答問會上,林鄭月娥認同本地車輛增加速度高於車位供應,政府部門正努力物色地方,並且提升協調統籌能力,運用一地多用的原則,在政府新建項目,尤其運動場、花園及圖書館等加設泊車位,叫大家放心。政府承認車輛和泊車位增長不配,態度正確,但依賴一地多用,並沒有針對解決問題。面對土地缺乏,政府必須大刀闊斧,限制私家車增長,並有規劃地推動共乘服務,才是正途。
政府理據未夠充分 將軍澳停車場選址惹爭議
一地多用的概念並不新鮮,政府過往多次付諸實行,例如荃灣公眾停車場兼容區議會、民政事務處、小巴站、的士站等服務。近日輿論焦點落在將軍澳,因為區議會正在審議在擬建的將軍澳南中央大道公園,增設兩層地下停車場,提供395個車位,以舒緩區內泊車需要,但分拆工程料延誤公園落成時間。
將軍澳地區居民和區議員的批評重點,是政府不理區議會地區管理委員會在去年四月的動議,即「要求政府盡快興建將軍澳中央公園,不容任何拖延」,依然建議在公園所在地第66區興建停車場。政府雖然答應會壓縮工程時間,但仍評估公園落成時間推遲至最少2025/2026年,而且地區泊位需求評估、造價、交通影響等資料也不充分,政府未能完全說服反對者,相信事件仍有一番爭議。
停車場興建與否,絕非限於個別地區的爭議,而是觸碰香港根深蒂固的問題:政府一方面收緊大廈泊車位數目,卻不限制汽車數目增長,才是泊位不足和錯配的原因。
泊位不足愈趨嚴峻 政府改規劃標準成主因
過去十年,香港汽車數目不斷增長,由2007年的約56.5萬輛,增至2017年1月底的74.2萬輛。要注意的是,一輛車可能每天來回不同目的地,需要多於一個泊車位,按政府的政策思路,車位總數目應領先車輛數目。
但是,泊車位的數目和幅度增長卻追不上車輛數目。參考政府資料,車位數目只由2007年的68.6萬個,增至2017年的約74.5萬個,僅僅多於汽車數目。計及地區分布不均,車位短缺顯而易見。其中,私家車及客貨車的車輛和泊車位比例愈來愈近,由2007年的一輛車佔1.48個泊車位,減至2016年的一輛車位1.13個泊車位。如果泊車位數目增長速度不變,車輛數目在未來兩三年就會超過泊車位數目。
事實上,車位短缺的一大原因,是政府由2003年起修改《香港規劃標準及準則》及其他措施,分別壓縮私人、資助屋苑及公屋的車位配置比例,導致新樓盤業主一位難求。
以私人屋苑為例,政府在2003年3月、2006年12月及2014年2月修訂私樓的泊車位供應標準。前者是根據2002年的《第二次泊車位需求研究》,預測2006至2016年車位供應充足,又假設小單位住戶的購車意欲低,建議平均住宅單位面積愈小,配置車位愈少。在2006年,政府調整算法,減低屋苑可配置車位數目。在2014年,政府再調低鄰近港鐵站的住宅車位數目一成。
政府當年預期車位過剩,故透過減少車位,更有效利用土地資源,又鼓勵住客選搭公共交通工具。然而,如意算盤終究打不響。首先,十多年來,香港經濟總體增長,刺激市民購買私家車意欲;除非經濟突變,這個趨勢難以遏止。第二,本地集體運輸發達,來往主要地點相當便捷,但正因為車輛數目上升,加上道路用量幾近飽和,巴士、小巴等集體運輸工具難再大幅增加規模,吸納新增客量。第三,鐵路未能提供點對點服務,在繁忙時間也超出負荷。這些因素也助長私家車增長,連帶泊車位需求與日俱增。
限制私家車增長 才可抑制車位量增長
要而論之,市民買車的意欲是難以預測的,而規劃、覓地需時,車位數量實在難與車輛增幅脗合。如果車輛增幅比預期多,車主自然會埋怨政府規劃不力。要根治問題,政府應限制私家車增長,而非給予市民錯誤期望,車位會無止境地增加。
在將軍澳這個私樓重鎮,即使有鐵路網直達港島及九龍,私家車增長仍然凌厲。參考將軍澳隧道流量,由2008至2017年,隧道每年私家車、的士和電單車的用量增長增加43.5%,幅度超過雙層巴士和大貨車的7%,足見即使連接道路天天塞車,甚至車位月租飆升,也無礙司機用車習慣。
當現有私家車也難以找到停車位,遑論應付潛在新車的泊位需求。因此,政府必須透過加稅、牌照費等措施,嚴加限制新增私家車數目,從源頭緩解泊位壓力。與此同時,政府要積極解決道路擠塞,騰出道路容量以擴充集體運輸工具的運載力,鼓勵市民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放棄購車、用車,以助進一步減少泊位需求。
對於一些非享樂或通勤的私家車使用情況,例如接送子女來往學校,或者接送長者到醫院,政府、社會服務機構和的士團體應商討改善呼召服務及拓展車隊,適度發展共乘服務,以替代私家車。當多管齊下執行以上措施,社會可望長遠解決車位不足的問題,也減少因為停車場而挑起的地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