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自資課程良莠不齊 政府須助提升院校認受性
本周三(7月11日),中學文憑試(DSE)放榜,考生們喜悅者有之,憂愁者有之。特首林鄭呼籲考生要以平常心面對放榜,不要因為一次成績未如理想而沮喪。打氣歸打氣,同學及家長拿到成績之後依然要為自己的前路做好規劃。考評局早前公布有59,039名學生報考今年DSE,人數是歷年來最低。然而,政府資助學士學位仍維持在1.5萬人,部分未能入讀八大院校而有意繼續升學的學生轉而投向自資院校。
市面上似乎有不少自資課程的選擇,但自資院校的辦學質素經常被指良莠不齊;有的自資院校長年收生不足,造成學校財政危機,有「滅校」的風險。在香港,就讀自資院校課程的認受性不足是不爭的事實,而認受性低造成自資院校未能夠吸納足夠學生入讀,收生不足又使得自資院校無法進一步改善自己的教學質素。本港中學畢業生對專上教育的需求殷切,私立院校能夠補足公帑資助院校的不足,為學生提供靈活、多元及同等質素的選擇。但如果政府不能監督私立院校的辦學質素,任其毫無節制的膨脹,私立院校便無法改善自身的低認受性,如是,私立院校將進一步陷入「認受性低-收生不足-辦學質素低劣」的惡性循環。
要改變私立院校的惡性循環,政府首先須釐清本港對私立院校的定位及發展前景。眾所周知,學生搶着入讀公立大學不單是因為公立大學有公帑資助,更重要的是由教資會撥付公帑資助的大學在社會上的認受性較高,學生畢業後的出路有保障。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私立院校,如果私立院校能夠保證辦學質素,為社會輸出優質畢業生,繼而建立自身的「品牌效應」,私立院校相信亦會成為炙手可熱的選擇。
當前,當局肯定自資專上院校的角色及貢獻,卻似乎無意幫助私立院校更進一步。檢討自資專上教育專責小組早前公布諮詢文件,提及自資專上院校的角色,認為自資院校與公帑資助大學應發揮互補作用,以靈活提供選擇,同時為整體高等教育體系增加多元性。專責小組認識到私立院校能夠補足學生對專上教育的殷切需求,不過,私立院校靈活提供選擇的前提應是保證辦學質素。否則,求量而不求質,受害的將不止是學生,而是學校自身,更會影響私立院校的整體形象,令本港的私立大學發展裹足不前。
特首林鄭上任之初落實政綱承諾,提出自資學券計劃,似乎有意鼓勵學生入讀私立專上院校。自資學券計劃為文憑試考獲「3322」入大學最低要求的本地學生,以及經副學士銜接自資學士課程的學生提供每年三萬元資助。然而,該計劃的資助範圍卻不包括修讀副學士、其他高級文憑課程及由八間資助大學及其附屬學院開辦的自資學士學位。有學者認為計劃似乎有意幫助某些陷入財困的私立院校,但資助絕不足以令它們起死回生,充其量只能短時間內為它們「吊鹽水」。
本港適齡學生人數持續減少,今年DSE的報考人數甚至跌破6萬,自資院校提供的自資課程亦一早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2017/18學年,多間自資院校實際收生人數比預計收生少一大截,例如能仁專上學院原預計收生80人,但最終只收生6人;而宏恩基督教學院亦只取錄21名大一新生。
政府為學生提供資助固然是好事,但學生因擔心學歷不被認可而抗拒就讀自資課程亦是事實。本港其實亦有聲譽及往績相對較好的私立院校,例如樹仁大學、恆生管理學院。這些學校的收生人數都比較穩定、規模亦較大,原因在於這些學校能夠為學生提供具質素的課程及培訓,並已逐步建立良好的品牌及形象。
事實上,檢討自資專上教育專責小組的諮詢文件亦提到自資課程良莠不齊的情況,並建議當局為自資院校建立統一規管架構,制定評審準則,讓有實力的院校發展成私立大學,而那些發展較預期差的營辦機構則考慮取消註冊。被問到以什麼準則評審學校的資質,專責小組主席張炳良回應說,當局可以院校收生人數、師資等作為評審標準。有自資院校人士即時對相關建議提出異議,認為不應以收生人數衡量院校質素。收生人數確實不能說明一切,但如前所述,收生人數不足亦都反映了部分問題。自資課程的規管及改革需要提上議程,這雖然會觸動既得利益反彈,但為了就讀自資課程學生的權益受到保障,為了本港私立院校的長遠健康發展,當局確有必要對自資院校加強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