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文署推「辣招」打擊炒場黨 體育用地須長遠規劃
康體場地的「炒場」活動活躍多年,康文署推出新措施打擊「炒場」活動。下月二十日起,市民不准以他人的身分證明文件副本,代他人預訂收費康體設施,以防被「排隊黨」濫用;康文署也會推出「草地足球場抽籤」試驗計劃,以抽籤方式接受預訂和分配部分時段,市民可在預訂限期後,以先到先得方式預訂剩餘時段。由於康文署過往打擊「炒場」的成效不彰,新措施的成效成疑。但「炒場」的成因源於康體用地不足,長遠而言,政府須制定體育發展政策,分開公眾康體運動和職業運動來規劃運動用地,從根本解決場地不足問題。
康文署打擊炒場無力 新措施成效成疑
康文署的康體場地長期供不應求,炒賣場地活動應運而生。其實「炒場」問題存在多年,而且炒賣問題猖獗,去年有傳媒揭發,炒場黨每日都能成功代訂場地,而且炒價是原價的至少四倍,每月可獲利至少超過一萬元。事實上,申訴專員公署早於2012年已批評康文署預訂轄下康體場地制度存在漏洞,包括有炒賣集團預訂場地後故意不出現,讓「客人」使用後補場地(即「執雞」),當時康文署表示會檢討「執雞」安排,期間康文署偶有推出措施打擊「炒場」行為,但該措施只是「小修小補」(如終止以非香港身份證申請康體通用戶),在四年後,康文署才採取措施,堵塞這個漏洞,可見其怠政的問題嚴重。
2018年2月實施的措施阻止市民「執雞」:
租用人如取消已預訂的康體設施,「康體通」系統不會即時把有關段節開放供市民預訂,而是在翌日凌晨1時先於康文署網頁公布,然後於同日上午7時30分經「康體通」各個預訂途徑供市民以先到先得的方式預訂。
在六月將實行的新措施下,若市民想訂收費康體設施,必須親身前往並出示身分證明文件正本,換言之即是「實名制」;在「草地足球場抽籤」試驗計劃中,「康體通」用戶可透過網上預訂系統遞交抽籤申請,亦可在網上查詢未來兩星期可供抽籤的草地足球場節數,並於翌日遞交場地申請,每個抽籤日期只可遞交一個時段的申請。身兼兩支足球隊主席的足總副主席貝鈞奇指,現時球隊很多時都要向「炒場黨」買場。以抽籤來分配草地足球場至少令球隊有中籤的機會,減低訓練成本;至於能否有效打擊「炒場」,就須待措施實施後才能定奪,畢竟「炒場黨」是以集團式經營,如果球隊沒有中籤又需要訓練場地,就只能買場。
長遠措施由增加場地供應開始
「實名制」新措施在短期內或可增加「炒場」的困難,但還須配合其他措施解決問題,例如增加「炒場」罰則,提高阻嚇力。現時「炒場」罰則不重,執業大律師陸偉雄指,炒賣行為或會干犯《公眾娛樂場所條例》,一經定罪可被罰款2,000港元;康文署發言人表示,如證實租用人違規轉讓許可證,署方會即時拒絕有關人士使用設施,並可暫停其租訂體育設施資格180日。加重罰則之餘,康文署還須加強職員巡邏或檢查,不然就沒有阻嚇作用。
不過,以上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措施,長遠而言要從問題的根本入手。「炒場」問題源於康體地用地不足,政府須訂立體育發展政策,增加運動場地。以體育館為例,「01周報」曾指出,香港有97座體育館,以2017年底有741萬人口來計算,平均每座體育館要服務7.64萬人,超出《規劃標準》5至6.5萬人的建議,當中又以屯門區體育館供應最為短缺,平均每12.23萬人共用一座體育館;以18區計算,有12區的體育館供應低於《規劃標準》。而且,愈來愈多市民參加康體活動,根據康文署數字,康體活動參加人數十年內增加了近五成,在2007至2017年間由181.5萬增至271.4萬,康體場地卻沒有明顯增加,令大部分運動場地的供應愈趨緊張。
其實場地不足問題豈只出現在大眾運動發展之上,在精英運動發展中,場地短缺亦是多年的問題。香港有多支職業足球隊,除了傑志的傑志中心,其他球會並沒有專用的訓練場地,雖然他們能透過足總優先預約康文署的場地,但球場的管理方式和可預約的時間未必適合職業球會的需要。即使實施「草地足球場抽籤」試驗計劃,也未必能滿足球會需要,對他們的支援有限。
就足球發展而言,現時職業球隊要與市民共用康文署場地,但要解決訓練場地不足的問題,政府應先將大眾體育(即公眾康樂活動)與職業足球訓練場地分開處理,興建專門訓練職業足球的場地。儘管將軍澳足球訓練中心即將啟用,但有西貢區議員指將軍澳區內缺乏足球場,要求每年開放5,000小時予公眾使用(即平均每日開放超過13小時),當中包括 30%的繁忙時間或更多的時段。議員普遍關注公眾可以使用訓練中心的時數,希望為市民爭取更多使用時數,惟訓練中心的興建主要目的是提供訓練場所予青少年和港足代表隊,故政府有必要清楚劃分和規劃公眾康樂活動和職業運動的場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