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公屋.觀點】人口結構轉變 苦候上樓豈只青年
近日,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吳衛東在商台節目指出,組織推算非長者單身人士申請公屋須輪候26年,再次披露單身人士輪候公屋的苦況。社會在討論公屋申請時,經常會下意識地將非長者單身人士申請與年輕人的住房需求扣連起來。然而,30歲以上的單身申請人愈來愈多,說明並非只有年輕人才需要公屋。政府計劃未來的房屋政策時,應更仔細研究人口結構的變化,推出足夠的單身單位,避免單身人士上樓遙遙無期。
單身壯年對公屋需求趨增
坊間討論非長者單身人士輪候公屋的問題時,經常圍繞年輕人的住房需求作論述,例如「年輕人渴望有私人空間故而申請公屋」、「很多具專上學歷的年輕人在求學時期已開始輪候」,又或者計算年輕人從18歲起需輪候久才能上樓等。在這種氣氛下,討論單身公屋時,總會有意無意被引導至討論如何幫助年輕人。例如工聯會麥美娟指本地樓價過高,迫使大學生申請公屋,建議增加居屋白表比例云云。這番話誠然不錯,但我們亦應該留意,單身申請者當中不乏壯年人,在討論問題時亦應關注他們的需求。
近年,非長者單身公屋申請者有年長化趨勢,反映很多壯年單身人士對公屋的需求日漸增加。現時這類申請會被納入「登記配額及計分制」,按房委會統計,30歲以上的新申請者由2013年的37%增加至2017年的50%。其平均年齡與年齡中位數也分別由30歲增至33歲、以及由24歲增至29歲。這些30歲以上的申請者,往往較少得到關注,但他們人數不少,佔整個計分制近一半(48%)人。
再仔細研究這些30歲以上申請者的情況,便會發現他們跟年輕高學歷的申請者有很大差別。當中大部分都是在職(82%)、低學歷(83%只有中學以下學歷)人士。他們申請公屋的理由與年輕人有別,35%申請者的原因是現時居所租金高昂,相對30歲以下申請者只有20%。可以說,這些申請者不少都是急需幫助的基層勞工。但在現行的公屋輪候機制下,他們只能「捱貴租」屈居劏房。更甚者,部分基層選擇成為流浪者,於通宵連鎖快餐店過夜,造成近年「麥難民」的問題。政府與社會在考慮公屋政策時,不應忘記這些一直得不到政策幫助的弱勢群體。
延伸閱讀:單身人數趨升 公屋政策應跟進
應重新規劃公屋分配方法
事實上,香港和不少先進地區同樣面臨家庭結構轉型問題,單身人士有上升趨勢。2016年,15歲以上從未結婚、離婚、喪偶的男性佔38.3%、女性更佔44.7%,1991年,則分別只有31%和34.8%。未婚數字趨升並非單純因為社會晚婚,而是反映選擇單身的情況漸多。30歲以上未結婚者仍有不少,表示有不少人即便不是終生不婚,也是選擇長期單身。
2016年11月,有兩名單身人士就認為公屋分配機制不公而申請司法覆核,雖然最終敗訴,但也反映了單人人士的無奈。公屋供應有限,優先將資源安排予較有需要的長者與家庭住戶,實為無可厚非,但政府在計劃未來公屋政策時應想得更細緻。社會與政府應該重新思考將來應如何修訂公屋分配方法,才能避免單身人士淪為制度下的犧牲品。另一方面,政府在計劃將來的公屋政策時,亦應該留意家庭結構的轉變,調查單身公屋的需求狀況,推出切合香港家庭結構需求的單位,才能使所有人都能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