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兩會「翻白眼」之爭 底色有多蒼涼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沒想到,兩會臨近尾聲,「翻白眼」成為關鍵詞。3月13日,內地互聯網瘋傳一段影片,片中一名紅衣女記者在部長通道提問期間遭身邊一位藍衣女記者翻白眼,全程被央視(CCTV)直播。隨後有內地網民截取畫面,令短片在網上瘋狂傳播。一時間,「翻白眼」引發全民狂歡。直到當晚,相關帖子被陸續刪除,藍衣記者的名字也變為敏感詞,網上狂歡才告一段落,話題也隨之消失。
在互聯網時代,常有一些輿論事件,本無足輕重,卻被網絡輿論無限放大。它是真相,但過於細枝末節,或會在網絡助長民粹,到最後甚至可能改變真相的定義。「翻白眼」其實是一個消解莊嚴的玩笑,不過隨着官方操控下熱點漸失,所有問題都隨風消逝。

3月13日翻白眼事件,整個過程被央視拍下。(視頻截圖)

兩名記者事後遭網民起底。紅衣女記者張慧君是「全美電視台」台長,原任職於中央電視台。事發時,張慧君正在兩會「部長通道」向國資委主任肖亞慶提問國資委職能轉變之後的新舉措和監管措施。提問時間約45秒。她身邊的藍衣記者梁相宜來自內地財經新媒體「第一財經」,原本在聆聽提問,但聽到一半,似乎對張慧君過於正經的語氣及提問太長而感到不滿,面上表現出不耐煩和輕蔑神情,最後更大力扭轉頭,並翻了一個大白眼。

短短數小時,兩人的個人信息已被網民搜出,網上流傳她們的履歷,兩人的個人微博、微信、家庭背景、生活經歷等都被一一檢視。網民也迅速利用這話題,製作大量「翻白眼」表情包,而片段中位於兩人中間的男記者,也一度因為夾在中間而成為花邊焦點。輿論發酵後,網民又開始劃分陣營聲援兩名記者,相關討論也層出不窮。評論的角度五花八門,包括翻白眼歷史、記者質素、兩會提問機制、「全美電視台」背景,甚至有「技術文」分析片段中的拍攝手法、視聽元素等等。至此,「紅藍大戰」的焦點從「翻白眼」開始不斷擴散,到最後成為內地社交媒體上的「現象級」傳播事件。「翻白眼」取代了兩會中的一些重要議題,最後成為留在公眾視野中一個稍瞬即逝的符號。

網絡產生一種能在短時間內引爆的公眾事件,但在其傳播過程中,人們關注的往往是無足輕重、娛樂化的資訊,而對真正值得關注的問題毫無觸碰。這些事件極度細微,實為旁枝末節,通過網絡平台爆發式傳播,轉眼成為公共事件。就好像「翻白眼」事件的內容並不是那麼重要,但就在本屆兩會落幕前成為一個傳播符號,引爆娛樂狂歡。

隨着人大會議於3月20日閉幕,今年兩會正式落幕。(新華社)

更何況,在網絡時代,非主流觀點也可以通過平等的互聯網接入,若立場誇張、方式吸睛,甚至能反過來帶領傳統媒體報道。例如對傳統專業媒體而言,「翻白眼」幾乎不具報道意義。但當它成為網絡熱點,各類媒體也只能跟風報道。

直至3月13日晚間,「翻白眼」熱點已逐漸歸於平靜,網絡熱點推陳出新,在「特朗普炒人」和「霍金去世」的新聞出現後,話題已迅速消失,好像成了一個世紀前的新聞,今天的互聯網已邁向新的一天。

回到網民傳播「翻白眼」片段的心理,其實和普通的八卦心態無異,如牛津大學人類學及演化心理學教授鄧巴(Robin Dunbar)所言,八卦不過是與社交世界保持聯絡。但更重要的是,事件發生在嚴肅、被嚴密控制的兩會場合,以不可控的姿態出現,因此才極具話題性,又藉助互聯網得以廣泛傳播。

但傳播這種事件對公眾認識兩會有何作用?記者的舉動真的值得那麼大的關注嗎?她們的人生經歷和公眾有重要關係嗎?似乎沒有。而在狂歡過後,「翻白眼」又留下了什麼?也沒有,除了一個白眼,事件之後被迅速遺忘。

在整個兩會期間,除了中共修改憲法之外,「記者翻白眼」就是最廣為網民傳播及談論的新聞事件。兩會中其他政經方面值得關注的話題,例如對內地來說較重要的監察系統改革、國務院機構改革,以及對兩岸較重要的港澳及對台小組或合併等,那些能影響到國家發展與公眾生活的宏觀話題、結構性議題,在內地網絡上反應寥寥。傳統媒體也在這種時刻才顯得失效,其發布的大命題少人關注,又不得不追蹤這類無關痛癢的熱點。

不過也需要強調的是,評價翻白眼事件的發生、傳播及消失,都離不開內地的新聞資訊環境,內地官方扮演了一定角色。因官方新聞多自上而下宣傳,才令部分內地民眾對「大政治大經濟」形成「免疫」心態,而對這些吸引眼球的事件抱有娛樂至死的心態。由下而上發生的新聞事件在封閉資訊環境中獲得極大傳播,但其傳播鏈也可被輕易切斷,例如已有部分內地網民開始反思兩會提問機制,但被淹沒在關於兩名記者個人信息的網文中,隨後更被迅速刪帖。兩會期間不容雜音,八卦熱點變禁言,也令後繼討論、批評都失去空間。如此,微真相或許只能一再重複,沒有反思,也不能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