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資學校.倡議】直資偏幫富人? 資深校長︰係投資未來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政府官員強調直資計劃能促成教育多元化,而且計劃帶來的好處不會是富人專享。事實上,不少直資學校收費相宜,因此「直資學校」確實不必等同於「貴族學校」。前男拔校長張灼祥和陳樹渠紀念中學現任校長招祥麒,分別領導過不同類型的直資學校,不約而同的是,他們都認為直資學校並非一無是處。

拔萃男書院在十多年前轉為直資,收取學費,但依舊受家長歡迎。(資料圖片)

文章系列︰
一、直資=貴族? 要擺脫標籤 須嚴限學費
二、直資偏幫富人? 資深校長︰係投資未來
三、李寶椿學費26萬 不設DSE 照收政府津貼

直資計劃推行之初,並不受歡迎,只有少數學校申請參與;但千禧年後,愈來愈多學校願意加入直資計劃,除了因為前文提及過的學費上限獲大幅放寬外,還因為派位組別五轉三,一些原來的「band 2生」,變成了「band 1生」,有較大機會藉統一派位機制入讀受歡迎的名校。此舉的原意是為減少標籤效應,並且不讓學生太早按能力分流,但某些傳統名校卻認為這樣會擴大同班學生的能力差距,增加教學難度,前聖保羅男女中學校長潘鎮球,當年也承認制度變革驅使該校加快轉直資的進程。

前男拔校長︰從不擔心收生問題

拔萃男書院同樣是傳統名校,前校長張灼祥則指男拔轉直資與派位組別五轉三沒有關係,因為他們一直不抗拒招收「非band 1生」,「拔萃重視體育、音樂,在這方有能力的學生,即使讀書成績稍差,也不要緊」。那麼促使男拔轉直資的原因是什麼?「直資學校有較多資源,較易實行小班教學。最重要的是,直資學校除了開設本地課程,還可提供其他課程,例如IB課程(按︰即「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這是很大的突破。我們做過研究,假如學生想讀大學,IB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拔萃男書院重視學生的多元能力,前校長張灼祥直言不介意學生的學術能力稍遜。圖為男拔籃球隊(鄭子峰攝)

直資學校能擴充教師團隊(看看男拔網頁的教師合照,便知何謂「陣容鼎盛」),又可開辦IB課程,誠為美事,但代價卻是需要徵收學費,例如男拔的IB課程學費便接近100,000元。如此一來,直資的好處是否只適用於富人?對於這種見解,香港直資學校議會主席、陳樹渠紀念中學校長招祥麒不以為然︰「有些直資學校不收學費的呀,前任局長也說,(每月學費)2,000元以下的也超過一半。我們不能夠睜着一隻眼,只看一兩間收費較高的直資學校,便說這是直資制度的問題。」

在招祥麒眼中,直資學校也有不為人知的經營難處,甚至有不及津校的地方,「在官津學校,政府會按班數付足資源,即使你一班只有21人,不及上限的36人,政府也會付足36人資源。直資則是按實際學生人數(撥款),如果招收了21個學生,便只能得到21個學生的資源」。張灼祥也同意這點是直資學校的營運困難所在,當然,他承認男拔無須擔心收生問題,「我們沒有想過(男拔會因為)收學費便沒人報名。我們要計算的,是這筆學費能為學校增加多少教育資源,假如值得,便去做」。

一般認為直資學校的一大難處是要確保收到足夠學生,但張灼祥則指拔萃男書院從沒擔心這個問題,非常霸氣。(龔嘉盛攝)

直資學校議會主席︰直資只是小巴、的士,不是私人飛機

誠然,直資學校的學費有高有低,似乎豐儉由人;但坊間的疑惑是,直資制度容許學校一方面接收公帑(例如政府津貼約佔男拔每年收入一半),同時徵收只有富戶家庭才能負擔的學費,收兩家茶禮卻以培育有錢人為主,是否公平?對此,招祥麒解釋道︰「舉個例,我們可以坐私人飛機、駕私家車、乘的士,但政府一定要提供地鐵、巴士,讓人按賺錢能力作選擇。在眾多交通工具中,直資學校可能是小巴,可能是的士,為何不讓市民選擇?(豈不是用公帑坐的士?)我的看法是,受益者是學生,支持學生的家長也是納稅人。政府以公帑支持一個教育體系,是支持、投資未來的主人翁。」

有獎助學金 就能保證清貧學生入讀?

坊間常謂直資偏幫富人,面對此等指控,直資計劃的最大「免責金牌」,在於學校必須從學費收入中撥出10%,提供學費減免或獎學金。然而,「學費減免」是因應學生經濟需要,「獎學金」則是對表現優秀者的獎勵,將兩者合而論之,似乎無法保證學校撥出足夠資源照顧清貧學生。招祥麒認為,這種設計反而能鼓勵學生申請助學金,「有些家長寧願自己節衣縮食,也不想孩子被標籤;將這筆錢稱為『獎學金』,情況會好一點」。更要重的是,獎助學金可以令清貧學生享受多元教育的益處,「清貧學生(本來)有沒有可能讀IB課程?絕無可能的嘛,但在直資學校,他們則可免費讀IB」。

招祥麒非常支持直資計劃,認為「政府以公帑資助名校培育富家子弟」一說並不公允。(受訪者提供照片)

這番說法固然有一定依據,但制度實際運行起來,卻不盡理想,例如聖保羅男女中學一年只有約10%學生獲學費減免,全額免費的更只有6%。兩位受訪者均指部分直資名校用不盡每年劃出的獎助學金,這不是因為學校吝嗇,而是就讀學生真的沒有這個經濟需要。正如張灼祥所言,「學生有能力的話,(即使)經濟上有問題,也一定可以入讀直資學校。他敢不敢報讀,才是問題」。

「識人」、「識字」同樣重要 直資影響下一代向上流動

有指愈來愈多傳統名校轉為直資、收取學費,很可能降低普通家庭學生入讀「好學校」、進而向上流動的機會。對於這種論述,兩位校長都覺得言過其實。張灼祥認為,青年向上流動難,在於香港整體環境已經改變,「香港的大學畢業生要跟外國和內地的優異生競爭,競爭已不限於本地。(不過,)反過來說,有能力的學生,不論他來自哪一間學校,也有競爭力,正如『屋邨學校』也可教出會考狀元」。招祥麒則指,「自古以來,向上流動都是艱苦的。直資學校只佔全港學校中的極少數,當中市民認為是窮人無法入讀的,又不過十間。為什麼要放大、製造矛盾呢?」

張灼祥同意現今向上流動的難度大增,原因在於社會競爭較以前大。(龔嘉盛攝)

儘管如此,社會的擔憂也不完全是無的放矢。從社會學角度來看,傳統名校和一般「好學校」的最大差別,不在於學習氣氛和師資(全港各校的師資差距不遠,即使是所謂的弱勢學校,也有擁博士學歷者),而在於擁有雄厚的「文化資本」和「社會資本」。

據外國學者研究,著名學府所頒授的畢業證書,有助畢業生發展事業,是一種重要的文化資本,例如法國的精英學府畢業生,便與政府官僚及工商界關係密切;觀乎香港政府官員的母校,這套理論似乎同樣適用於香港。至於社會資本,簡單來說是指人際網絡的影響力,名校的歷代校友已有不少成為社會精英,其所形成的社會關係網,也是一種珍貴資本;若用大眾慣用的語言解說,便即「識人好過識字」,此話雖然看似政治不正確,但其實有學術理論支持。

香港有一個名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的組織,由22所教會學校組成,包括英華書院、聖保羅書院、聖保祿學校等,也就是坊間慣稱的「傳統名校」。自直資計劃推行以來,已有七間傳統名校轉投直資懷抱。假如愈來愈多名校轉為直資,並收取高額學費,便即意味原本對外開放的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將加設一道關卡,不利基層學生向上流動。論者固然可以謂學生在哪間學校讀書均應自強不息,但不能無視名校的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有助向上流動這一事實。

平情而論,徵收高額學費的直資學校確實不多,但這涉及制度設計的問題,當局不應掉以輕心。至於全港收費最高的直資學校,原來不是所謂的傳統名校,而是一間前國際學校。該學校是直資計劃中的特例,這種安排是否合理?詳情請看〈【直資學校.倡議】李寶椿學費26萬 不設DSE 照收政府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