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資學校.倡議】直資=貴族? 要擺脫標籤 須嚴限學費
拔萃男書院、聖士提反書院、聖保羅男女中學......多少家長趨之若鶩的傳統名校,早在多年之前已轉為直資學校,另一老牌名校香港華仁書院,亦將繼踵在即。由於某些直資名校徵收高額學費,因此「直資學校」和「貴族學校」在坊間早已成為同義詞,即使政府極力澄清,也無法說服大眾。
話說回來,到底直資學校的本質是什麼?這個本來旨在令辦學模式多元化的計劃,在哪一個環節出現了偏差?
文章系列︰
一、直資=貴族? 要擺脫標籤 須嚴限學費
二、直資偏幫富人? 資深校長︰係投資未來
三、李寶椿學費26萬 不設DSE 照收政府津貼
直資原意︰教育多元化 增家長選擇
自推行以來一直備受爭議的「直接資助計劃」,源於1988年的《教育統籌委員會第三號報告書》,內裏有一章題為〈私立學校的前瞻〉。簡單來說,直資計劃在成立之時有三大目標︰一、淘汰買位制度;二、安置左派學校;三、使學校體制變得多元。26年過去,買位制度已經成為歷史名詞,不少私校均已過渡為直資學校,左派學校亦發展良好,直資計劃的首兩個目標無疑已經達成,但香港的學校體制有否趨於多元?家長真有更多選擇嗎?
自1978年起,政府推行九年強制免費教育,但官津學校的學位有限,因此政府需要向私校「買位」。然而,私校良莠不齊,這對無法入讀官津學校的學生和家長來說,並不公道,有違教育平等的理念;因此,政府在興建更多資助學校之餘,也逐步取消買位制度,代之以直資計劃,容許具水準的私校轉為直資學校,納入政府監管範圍。
另一個政府沒有宣之於口的原因,是和左派學校有關。左派學校在九七前一直遭受打壓,既無法參與升中派位機制,也不是政府的買位對象,經營慘淡;但隨着中英兩國在1984年簽訂聯合聲明,香港主權移交已無懸念,政府不能繼續打壓左派學校的生存空間,直資計劃正好給予它們一個轉型機會。
根據《教育統籌委員會第三號報告書》,政府認為一個強大的私校體制能帶來教育利益,並令家長有更多選擇。據後來的文件,所謂「教育利益」的具體所指是令香港學校體制更趨多元,前教統局局長羅范椒芬便形容直資學校是主流教育中的「氣窗」,可以令對傳統科目缺乏興趣或者別有所長的學生,另有選擇。
兼取政府津貼與學費 財政充裕
按制度設計,直資計劃有助促成教育多元化,是因為教育局容許直資學校在人手規劃、課程設計各方面有較大自由度,學校甚至可以開辦非本地課程,擴闊學生視野。不過,羊毛出自羊身上,直資學校必須收取學費,才能聘請更多教師、嘗試更多湛新教學法(例如購買各式器材,推行電子教學)。因此,社會對直資計劃的疑慮,首先在於「貴族化」,認為只有富人才能享受教育多元化的成果。
直資計劃的對象涵蓋中小學,為便於分析,我們不妨將焦點放在直資中學。現時全港共有61間直資中學,當中55間有開辦初中課程,據記者統計,直資初中平均學費為每年約21,000元,即每月1,750元,看起來不算鉅額,因此官員以至某些智庫,均以這數字為憑,力證直資學校不等如貴族學校。平情而論,直資學校確實並非全都是貴族學校,畢竟某些直資學校本身是經營困難的私校,轉為直資後也不會立時大受歡迎,當然沒有本錢收取高額學費;至於那於立意教育工人子弟的左派學校,基於其辦學理念,自然也不會貴族化。
然而,部分直資學校的收費確實高昂得令人咋舌,有13間中學的初中課程學費高於35,000元,高中更可超逾100,000元。這些學校不但開設外國大學認受的IB課程(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而且學校教師團隊陣容龐大,非津校所能比擬,以聖保羅男女中學為例,該校有21班初中和27班高中,若依照津校班師比例,只有94.5個教師席額(該校每班人數多於津校最低要求,因此僅為粗略計算,聊作參考),但現實上,聖保羅男女中學的教學團隊足有139人,可見其優勢。
計劃推行之初,政府曾力圖減少直資學校徵收高額學費的誘因,以免它們被標籤為貴族學校。首先,政府計算出每個學額的成本,假如直資學校的學費不高於這個成本數值的⅔,便可接受政府全額資助。舉例而言,1990年的資助學額成本為10,000元,若然學校徵收的學費不多於6,666元,該校每收一個學生,便可從政府手中獲得10,000元。不過,直資計劃在推行之初不受歡迎,政府為吸引更多學校轉為直資,便不斷放寬這個限制,現時的全額資助條件已定為「不多於學額成本的2⅓」。在今個學年,政府計算出的初中資助學額成本為59,349元,換言之,學校即使收取$138,481此等高額學費,仍能得到全額津貼。這種制度安排無疑容許、甚至鼓勵部分直資名校走向貴族化,違反計劃原意,無法令普羅大眾享受教育多元化帶來的好處(詳見本系列文章之三)。
學費減免、獎學金混為一談 難保清貧生就讀
當局另一念茲在茲的,是直資學校的學費減免計劃。政府聲稱,為確保清貧學生也能入讀直資學校,所有直資學校均須從學費收入中撥出10%,設立「學費減免/獎學金計劃」,假如學校的學費高於資助學額成本⅔,還須另從溢額中撥出50%,供「學費減免/獎學金計劃」之用。
雖然當局規定學校提供的學費減免計劃不能較政府的資助嚴苛,但某些學校所訂準則,還是會嚇怕「貧窮以上,中產以下」的家庭。例如拔萃男書院和拔萃女書院,兩者一年學費分別為48,650元和38,000元,但若然一個三人家庭的每月總收入超過33,334元或30,001元,便不能取得任何學費減免,這顯然將不少普通家庭拒諸門外。此外,「學費減免」是因應學生經濟需要,「獎學金」則是對表現優秀者的獎勵,現行規例將兩者合而論之,根本無法保證學校撥出足夠資源照顧清貧學生。
在直資學校之中,聖保羅男女中學是少數會公開學費減免推行情況的學校,他們的做法無疑值得肯定,但卻同時證實了直資學校傾向錄取富家子弟的「都市傳說」。該校的學費減免條件絕不苛刻,甚至還會考慮申請家庭的自住樓宇供款或租金支出,非常務實,但據該校年報,在2016/17學年,全校1,235名學生中只有143人獲學費減免,約佔11%,獲全數減免的更只有6%。
誠然,生於富裕家庭的子女,由於自幼擁有較多學習資源,他們的學業成績也會較佳,這點早已被社會學家證實。我們固然不能強求學校收錄一定人數的清貧學生,但某些直資學校(例如每年收費逾260,000元的香港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一直收取政府津貼,卻以培育富家子弟為主,這種制度設計顯然甚為不公。
收緊學費限制 改革學費減免規例
直資計劃的最大目標是令教育多元化,而觀乎各間直資學校,確實有少數學校能做到異軍突起,例如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和林大輝中學,分別重視藝術和體育,在學界可謂別樹一格;但其他直資學校的所謂特色,只流於開辦昂貴的IB課程,或者運用資源優勢,嘗試小班教學或電子教學。若然教育局追求的「多元化」和「特色」只是停留在教學方法層面,無疑是誇大了直資制度的作用,不能發揮羅范淑范當年所言的「氣窗」作用。由此可見,直資教育距離「教育多元代」的目標,仍有一段距離當,當局應認真思考多元的真正意義。
另一方面,有直資學校利用制度設計之便,演化成貴族學校,也是不得不察。雖然現時只有個別學校具此傾向,但畢竟這是制度設計的漏洞,為免情況更趨嚴重,當局應提升學校申領全額政府津貼的資格門檻,驅使學校徵收較低學費,杜絕學校同時收取高昂學費及全額政府津貼、卻以培育富家子弟為主此等怪現象。此外,「學費減免」和「獎學金」也不應再混為一談,應指明學校須撥出一定款額用作學費減免儲備,假如儲備過多,便須減收學費,或者放寬申請學費減免的資格。
每逢傳統名校有意加入直資計劃,均會引起不同持份者的反對;但為何校方明知惹來反對,也要行這條路?到底直資的吸引力何在?詳情請看〈【直資學校.倡議】直資偏幫富人? 資深校長︰係投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