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 ‧ 觀點】派飛無異於港鐵97折 政府取回主導權更為關鍵
本周二(11月8日),超過 33 萬港人蜂擁參加香港迪士尼樂園免費門票抽獎。市民一碰運氣,固無不可,但政府必須知道,市民不會忘記表面上的免費活動,其實港人早已間接付鈔。港府須認清自己乃迪士尼的大股東,絕不能被迪士尼公司一再將當作提款機。港人在抽獎同時,亦須督促港府為這盤蝕本生意止血,善用公帑。
送門票乃擴建樂園一部份 港人早已付鈔
樂園不會做蝕本生意,免費門票的帳面少數不多於三千萬,但因為每名幸運兒只得一張門票,他們大多會攜同親友進場,帶動入場人數和消費。其次,這項「着數」,有近半是由港府支付,華特迪士尼公司只需帳面上攤分餘下近半。這是因為整個度假區是由港府及華特迪士尼公司共同擁有的「香港國際主題樂園有限公司」擁有及營運,當中港府是大股東,現持有53%權益。
更重要的是,贈送門票是與港府談判注資樂園擴建計劃的一部份。本來,如果擴建能夠為樂園帶來更多遊客,更多收入,市民不會有怨言。然而,港府早於與華特迪士尼洽淡一刻,就給對方「食住」,一再落實不平等合約,而樂園開業十三年來的表現遠遜預期,致使港人不相信政府和樂園的願景。
樂園業績屢見紅 民眾何以信服擴建大計
當年興建樂園周邊的運輸和基建設施,以及收購土地,要過百億元,全由港府支付,華特沒有出資,卻佔樂園43%股份,說不過去。樂園自2005年開幕起,連年虧蝕,2009年以後的實際入場人數,低於預測超過一成。在公開帳目的2008至2016年,樂園總虧蝕逾34億元。在2011至2014年的三年純利,也未能補回2009至10年度一年的淨虧損。那邊廂,不論賺蝕,華特迪士尼每年也可抽取估計百分之五至十的專利費和/或管理費,抵銷其營運損失。如此往績,政府已經可以向樂園大興問罪之師。
實權握在華特 港府空有大股東之名
巴黎的迪士尼樂園,在1990年代就彈性處理管理費收取模式,在虧損期間減少收費。港府沒有參考、力爭更佳條件,已是失職。到今天,政府非但沒有就營運虧損問罪,反而在去年與迪士尼再次拋出美麗圖畫,擴建樂園。雙方預料在2025年有至少900萬人次入場,較去年數字高約一半,並在2016至2035年度錄得177億元經濟淨效益。港人大有理由反對撥款,趁勢要求檢討股東權責,要求華特迪士尼承擔更多發展開支。
《01觀點》在財委會審議撥款末段,提出政府若果沒有爭取更好條件,繼續不斷付鈔,「不如乾脆拉倒」擴建方案。奈何政府一意孤行,恃着建制派投票支持,通過撥款,再次錯失重掌樂園發展的機會,令人既憤怒又費解。令人憂心的是,這54.5億元撥款不是終局,因為擴建方案分為兩期,第二期包括鄰近的發展土地及填海,可能要額外支付百億元計的基建開支,猶如無底深潭。
其實不只迪士尼樂園,政府同是港鐵、機管局等公司的大股東,司局長是董事局成員,但對企業的日常營運和財務安排則疏於監督,以致企業政策偏離市民福祉,管理層自肥。企業間或推出優惠,稍為紓緩民間怨氣,但無以改變大局。政府必須維護大眾利益,莫忘自己大股東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