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的總部經濟呢?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政府周二(12月17日)公布境外駐港公司數目增加至9960間,「顯示香港的營商吸引力有增無減,繼續是海內外企業設立或擴展業務的理想地點」;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表示「香港會繼續積極擔當『超級聯繫人』及『超級增值人』的橋樑角色,更好地『引進來、走出去』,為香港的經貿發展增強動能」。

數字看似亮麗,有傳媒聲稱「感到鼓舞」。但只要將境外駐港公司按地區總部、地區辦事處及當地辦事處三類劃分,呈現的即是另一景象:地區總部的數目誠然結束四連跌,略為回升至1410間,但沒有比較沒有傷害,同期當地辦事處大升一成四,令地區總部和地區辦事處的佔比跌勢持續,前者錄得14.2%新低,後者再減少1.4個百分點至24.2%。

地區總部效益最大但佔比最低

地區總部是指駐港公司對區內(即香港及另一個或多個地方)各辦事處及/或運作擁有管理權,地區辦事處則是指駐港公司負責協調區內各辦事處及/或運作的一家辦事處,相對於只負責香港業務的當地辦事處,重要程度大相逕庭。舉例說,日本食肆和零售連鎖店來港「插旗」歸類為開設當地辦事處,內地電動車全面「攻港」也屬於當地辦事處。按業務範圍劃分,這些辦事處多數為零售批發。雖然他們聘用了不少市民為員工,但跟香港作為國際商業和投資樞紐以至所謂增強發展動能,顯然不能混為一談。

就僱用人數而言,在港設立地區總部的境外公司平均每間聘用大約100人,地區辦事處和當地辦事處分別是30多人和40多人。這還未算上地區總部集中了企業價值鏈中知識含量最高的環節,一般涉及專業及管理層的職位,可以為市民創造優質的就業機會。這是為什麼香港政府——尤其是今屆——多番強調總部經濟,行政長官李家超在今份《施政報告》中亦重申「將加大力度吸引海內外重點企業在香港設立總部或分部業務」。

美日看淡但德國瑞士星洲破頂

以母公司所在地劃分,早幾年地區總部撤出香港的美國企業今年稍為增長六間,日資公司卻跌勢未止。相對而言,與美日關係密切的英國跌幅溫和,今年的地區總部數目甚至回升超過一成。

值得留意的是,德國、瑞士和新加坡的在港地區總部錄得新高,這可能因為德國取態向來相對務實,瑞士和新加坡則有中立於地緣政治的傳統。香港在把握新興市場——尤其是中東和東盟——機遇的同時,客觀數字反映歐美發達經濟體之中,我們不是沒有可交朋友的對象。德國作為僅次於美國和中國的第三大經濟體,再加上瑞士和新加坡,相當於6萬億美元的經濟體量。若能吸引跨國企業來港設立亞太總部,不但可以為我們的金融和專業服務業注入新動力,同時有望引進創新科技,推動本港技術升級。

為發展總部經濟,《施政報告》已提出多項政策措施,包括於今年年底前就公司遷冊機制提出立法建議,強化為在港內地企業出海提供的金融服務,研究促進跨境人民幣結算等。奇怪的是各項政策主要由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負責,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雖然要吸引不少於1130間企業在港開設或擴展業務,從而帶來至少770億元直接投資金額和創造不少於15250個就業機會,但跟總部經濟卻沒有等號關係。再多的海內外企業「攻港」「插旗」,但如果開設的只是當地辦事處,那麼除了證明香港市場為其帶來龐大商機之外,我們從中又可以得益什麼?面對跨國企業直接競爭的本港中小企,甚至可能是要付上代價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