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赤來得正合時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向立法會透露,今個財政年度(至2025年3月底)的赤字估算為約1000億元,比起今年2月《財政預算案》預計的481億增加超過一倍。司長表示賣地及補地價收入大幅下滑,9月前地產交投淡靜令印花稅收入偏低,以及企業盈利未如預期導致利得稅減少。此言一出,隨即成為新聞焦點。
1000億元是多是少,只能透過比較才能呈現。香港政府2020/21年度財赤2325億元,2022/23年度及2023/24年度赤字亦分別達到1223億及1002億。由此可見,今年即使財赤增加至1000億元,至少也不比之前嚴峻。不過早幾年還有疫情影響,現在不可同日而語,理應財政狀況更好。司長歸咎的賣地及補地價收入,以原本預算330億元來計算,目前相當於少了接近300億元,說是赤字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也不為過。
高息環境導致企業融資成本及負債增加,發展商投標、作價以至改地契轉趨保守,或多或少也在預期之內。而且一個銅幣總有兩面,如其說是賣地、補地價及印花稅收入大減,另一個角度看不就是政府財政結構單一,其他收入來源未能增加以至補位?
相比起利得稅、薪俸稅等財政來源,地價和印花稅收入本來就容易隨市況波動。六屆特區政府以來,地價收入佔GDP比率在2003/04年度曾經低至0.43%(這個紀錄在今個財政年度料將打破),在2017/18年度又曾經高見6.2%,比利得稅的佔比還要高。印花稅的波動沒那麼大,但亦曾低至0.57%(2002/03年度)而又高達3.58%(2017/18年)。更何況地價收入和印花稅往往「齊上齊落」,難免令庫房收入不穩定。
相比之下,薪俸稅和利得稅對於公共財政的支持就可靠得多。前者佔GDP比例一直維持在2%至3%左右,後者自從香港經濟從沙士完全恢復過來之後,主要在5%至6%區間上落。惟穩定是一回事,穩定得來有沒有增長又是另一回事。理論上,如果市道暢旺,不論是企業抑或打工仔都收入增加,利得稅和薪俸稅的貢獻應該愈來愈大。但實際上,兩者佔政府總收入分別維持在20%至30%之間和10%至15%左右,客觀數字反映了公共財政結構沒有改革的事實。由上屆政府說的「理財新哲學」,到現任司長矢言要讓所有市民都可以分享到發展成果,似乎都是言過其實。
面對千億財赤,財政司司長當然要謹慎理財,尤其減少政府不必要的開支。所謂節流,關鍵不在於為減而減,而是各項支出是否值得、有何重要。我們應該花多十億八億,鼓勵長者多外出走動,抑或浪費了在無謂的酬酢、務虛的宣傳、不必要的行政開支?如果說節流反映官員的價值取向,開源就考驗他們的視野和格局。自訂車牌每年為庫房進帳幾千萬,就是看準了富裕階層的承擔能力;如果將大學學費劃一提高,基層家庭就會慘成輸家。比起簡單開徵費用,特首李家超強調政府推出不同措施來增加經濟動力,由機場三跑系統、啟德體育園到盛事和國際會議,透過提振經濟及增加企業收入,最終惠及庫房收入,正是可取之道。
一言以蔽之,用得其所的開支是投資。我們希望政府應省則省,但同樣要懂得應使則使。在香港全力拼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碰上千億赤字,正是時候全盤檢討及改革財政結構,對於北部都會區等值得投放的項目就進取而為。須知道香港政府的負債佔GDP比率遠低於大部分先進經濟體,陳茂波早前預計未來五個財政年度介乎約9%至13%,大有空間發債以支持和加速經濟發展,投資未來。財政赤字不令我們擔憂——只要政府積極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