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頴灝|中央收膠不再 廢膠何去何從?

撰文:黃頴灝
出版:更新:

黃頴灝專欄

為提升塑膠回收率,政府自2020年起推行了「塑膠可回收物料回收服務先導計劃」(俗稱「中央收膠先導計劃」),至今已批出總值1.66億元的合約。這些合約由政府聘請的承辦商執行,負責收集非工商業廢塑膠,並將其製造成再生原料。環保署表示,該計劃的目標是每年回收5000公噸廢塑膠。而截至去年12月下旬,總回收量已超過7000公噸,超出了目標四成。以去年回收的7000公噸廢塑膠計算,每公噸的平均花費約為4700多元公帑。

有環保團體質疑,在市場化後,政府是否有足夠的官方巡查人力來監督回收過程。目前,承辦商在收集及處理廢塑膠的過程中接受政府的監察,這讓市民對乾淨回收充滿信心,並認為應延續甚至將「中央收膠」計劃擴展至全港。這些環保團體還質疑回收廢塑膠市場化的做法,擔心政府無法確保回收商妥善處理廢塑膠。同時,他們指出,倘若市場化,價值較低的雜膠料可能會乏人問津,其最終去向也成疑。他們形容結束該計劃猶如「開倒車」,並不理想。

筆者作為從事廢塑膠回收二十年的人士,現任香港廢塑膠協會常務會長,希望分析過往、現在及將來的情況,並比較國際其他地區的廢塑膠回收狀況。

回收業界發出了強烈的呼聲

即將結束的中央收膠標書中,中標的合約營運商僅有三家,他們分別負責半個香港的綠在區區廢塑膠回收工作,他們需要為有中央收膠標書覆蓋的綠在區區收集及處理廢塑膠。有了每噸4700元的資助,這些綠在區區在廢塑膠處理方面當然得到了非常妥善的下游回收服務。然而,另一半香港的綠在區區則交由其他市場的廢塑膠回收商處理,他們都沒有每噸4700元的資助,因此要自負盈蝕,並需要向這些綠在區區的營運商收取相對費用,才能提供廢塑膠回收服務。相比之下,得到資助的綠在區區處於「幸福」狀態,而未得到資助的則苦苦經營,情況顯得不公平。

而且,廢塑膠回收業界遠不止這三家公司。廢塑膠業界紛紛表示不公平,大家都在從事下游回收廢塑膠的工作,為何只有這三家公司能拿到每噸4700多元的公帑進行回收?再者,這些中標的回收公司運用每噸4700元的紅利,將手伸向了其他沒有中央收膠標書的綠在區區,搶佔市場。當局又未立例禁止這些中標的營運商涉足其他綠在區區,這使得這三家中標公司擁有了絕對優勢,造成了回收業界的不公平競爭。而未得到覆蓋的綠在區則需要利用自身的營運費去支付下游回收費用,造成了資源錯配。

因此,筆者同意當局的決定,認為由綠在區區安排下游回收更為靈活自主且具成本效益,亦可惠及更多不同的下游回收商。中央收膠地區的屋苑所提供的上門收集服務將會逐步由綠在區區接手,服務並不會受到影響。

市場化能讓公共資源更合理化

筆者認為要全面調研公共資源使用在回收方面的問題,需要有科學觀及客觀檢視情況,並實事求是地尋找更合適的答案,以進一步提升治理效能。根據環保署最新的廢物監察報告,香港每天棄置到堆填區的塑膠高達2120公噸,而回收循環再造的僅有128.2噸,回收率僅為6%。市場上還有94%的塑膠未被回收。因此,關鍵問題是如何以最有效益的方法回收更多塑膠,而不是針對所有塑膠都需要被回收,原因是價值低及回收難度高的塑膠,再投入更大的社會成本去回收。這樣做只會導致回收率更低,變相成為回收「形式主義」、做騷。

例如,一直為人所詬病的發泡膠問題,其重量極輕,不計回收費用,僅運輸費就已是一個天文數字。再加上發泡膠箱上都貼有膠紙,需要人手去撕,既費時又費力,每噸回收成本過萬元。難道我們又要花費社會資源去回收這些嗎?相反我們應該善用資源去回收再多相對有價值塑膠,這需要大家深入了解及理解情況,這樣社會才會有更可持續的發展。

可持續發展的塑膠處理方向

此外,美國有研究指出塑膠自發明至今,全球回收率只有12%,焚化大約有40%,其餘近六成都被送去堆填區或污染海洋,筆者認為現在香港的問題是缺乏焚化爐。我們應該將回收成本過高的塑膠送去焚化,而不是堆填。在回收方面,我們應盡可能以全球平均的12%或更高的回收率為目標。為此,我們需要把公共資源以最大效率化使用,市場化就是更有效益地讓下游去做回收最大化,而不是形式上做回收一下,讓自身感覺好一些,並將堆填率逐步減至零。這才是科學且對社會有益的廢物管理措施。

作者黃頴灝是元朗區議員、民主思路聯席召集人(內務及地區事務)、環保公司董事。

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