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海明察|財政預算案為何會失預算?
梁海明專欄|寰海明察
每年的《財政預算案》都是香港特區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但其對財政赤字或盈餘的預測卻時有偏差,這一現象長期受到公眾和媒體的質疑。那麼,為什麼這種偏差會發生?如果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或可從數據的局限性、模型的假設偏差和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等角度來探討。
首先借助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當年的一個經典問題來解讀。2008年金融海嘯席捲全球,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當時,英女王在造訪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時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為什麼沒人注意到?」(Why did nobody notice it?)面對這個簡單而直擊本質的提問,LSE負責人嗫嚅以對:「在每一階段,人們都倚賴他人,而每一個人都認為自己做對事了。」言下之意,沒人需要負責,答了等於沒答。倫敦政經學院經濟學家Luis Garicano後來曾在英國《衛報》寫道:「我告訴女王,局面失控的原因是那些在貸款鏈上每個環節工作的人,都渴望繼續執行他們拿薪水該做的事情。」
他們的言下之意,整個系統中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掌握的資訊是準確的,導致對危機的全面性和嚴重性缺乏清晰的認知。
這一回答反映出經濟學預測的一個重要困境:即使現代經濟學模型可以處理大量數據並進行複雜計算,但如果基礎假設存在偏差,或者關鍵變量被忽視,預測就會失敗。而這可能是香港特區政府財政預算預測失準的其中原因之一。
在四年後,英女王再度造訪英倫銀行時,銀行的一位主管試圖補充回答:「大家以為市場是有效率的,大家認為法規沒用,經濟看起來不錯,所以滋生了自滿心理。」這番解釋進一步揭示了經濟預測中的盲點——對市場和經濟的過度樂觀假設,以及對不確定性風險的低估。
英女王的提問啟發我們透過經濟學視角來審視香港財政預算預測時而失準的原因。以下幾個因素可能是關鍵。
其一,經濟學模型的假設局限性。經濟學模型通常基於「理性人假設」,即認為市民、企業和政府會以理性和符合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方式行事。然而,行為經濟學的研究表明,現實中的經濟行為常常受到情緒、習慣和短期心理的影響。
例如,在經濟不確定性增加時,市民可能過度儲蓄以應對潛在風險,而不是按照傳統經濟模型預測的那樣維持或增加消費。又例如,企業可能因對未來前景的過度悲觀而減少投資,或者因過度樂觀而忽視潛在風險。
特區政府的財政預算預測,往往假設經濟體的行為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但如果這些假設未能捕捉到市民和企業的非理性行為,就容易導致預測失準。例如,當特區政府預計某項政策可以刺激消費時,市民可能因經濟前景不明朗而選擇儲蓄,最終達不到政策預期。
其二,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香港作為高度開放的經濟體,受國際經濟環境的影響極為顯著。金融危機、地緣政治衝突、全球供應鏈問題、新冠疫情等事件,都會對香港經濟產生重大衝擊。而這些外部因素往往難以納入經濟模型的預測之中。
例如,在2008年爆發金融危機,特區政府在危機前的財政預測,未能預見到全球經濟的急劇下滑的速度和造成的衝擊。又例如,2020年爆發的新冠疫情,對香港本地消費、國際貿易和旅遊業的衝擊超出了任何模型的預期。
故此,英女王的問題「為什麼沒人注意到?」恰恰反映了經濟預測中對外部環境風險低估的現象。香港財政預算預測中,出現類似的低估也就不難理解了。
其三,數據的滯後性與解讀偏差。經濟預測依賴於大量的經濟數據,但這些數據往往存在滯後性、不準確性或不全面性。例如,國際貿易數據、消費數據和就業數據通常需要時間才能完全收集和分析,而特區政府預算案的制定時間卻是有限的。這種資訊的滯後性使得預測結果容易偏離實際。
此外,數據的解讀也可能存在偏差。例如,特區政府在預測財政收入時,可能高估了某些行業的復甦速度,卻低估了其他行業的長期困境。正如英女王的提問所揭示的那樣,當所有人都倚賴於有限的資訊並假設這些資訊是完備的時,錯誤預測就不可避免。
其四,市民預期與舆論反應的影響。特區政府財政預算預測的偏差不僅僅是經濟模型的問題,市民預期和舆論反應也可能進一步放大預測的失準。
例如,當本港媒體和市民對財政赤字的擔憂增加時,可能導致市民減少消費或企業縮減投資,這種行為反過來會加劇經濟放緩。特區政府在面對預算預測失準的批評時,有可能會採取短期政策來緩解壓力,但這些政策可能並不符合長期經濟發展的需要。
有趣的是,經濟學界又利用媒體報導的數量來預測經濟衰退。例如,《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中「衰退」(Recession)一詞出現的頻率被稱為「R指數」,其波動與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具有高度相關性。這種效應在香港也可能存在:當輿論普遍認為財政預算會失準時,這種預期本身可能會對經濟行為產生影響,進一步擴大預算預測的誤差。
有市民可能會問,預測失準是否是經濟學的常態?英女王當年提出的「為什麼沒人注意到?」揭示了經濟預測的核心挑戰:我們對未來的預測是基於不完全的信息和不完美的假設。香港特區政府在財政預算預測中面臨著類似的問題,但這並不意味著預測是無意義的——沒有一個模型是完全正確的,但有些模型是有用的。即使有瑕疵的模型,也比完全沒有模型更有用。即便預測存在偏差,但它依然是市民理解和規劃經濟的重要工具。
有市民曾經表示,在特區政府工作的經濟學家要向天文學家學習,因為香港天文台預測八號風球的準確性,要高於經濟學家對財政預算案的預測。這種說法雖然帶有調侃意味,然而,這並不意味著經濟學家可以忽視改進財政預算預測的準確性。正如天文台通過技術革新和數據積累提高了風暴預測能力,經濟學家也需要更多地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優化模型,增強對複雜經濟系統的理解。同時,也需更謹慎地設定假設條件,充分考慮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而且,這一調侃也提醒市民要理性看待預測的局限性。無論是經濟預測還是氣象預測,都無法做到百分之百準確,但它們的價值在於為決策提供方向性指導。
最後,不妨問問本港市民:本地哪些報紙或媒體也可能像「R指數」一樣,通過報導的內容或頻率反映經濟前景?這些媒體是否也在無形中影響著公眾的經濟行為,甚至對財政預算預測造成「自我實現」的影響?這一問題,值得大家去挖掘。
作者梁海明是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
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