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頴灝|挽救鯨魚需正視海洋塑膠垃圾
《全球塑膠公約》第五輪全球談判在韓國釜山舉行,至12月1日的最後一天仍未能達成協議。雖然有多數國家希望限制塑膠的產量,目的是希望減少塑膠廢物污染生態環境,但佔少數的石油生產國要求只針對廢棄量,沙地阿拉伯等少數石油生產國,強烈反對減少塑膠產量,認為是超越紅線,並試圖使用策略來拖遲談判,其原因是塑膠是石油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品,如限制塑膠的產量即是限制石油生產國生財,因此它們都反對達成協議,這正反映人類在生態環境公平及自身利益便利中的極大矛盾。然而人類創造的塑膠禍害都不時體現在國際新聞中,只取決於我們是否負責任地面對問題,還是選擇繼續掩耳盜鈴。
微塑膠干擾生態 化學污染物進入食物鏈
大澳水域擱淺的鯨魚於11月30日凌晨證實死亡,漁護署解剖鯨魚發現,其消化系統內有一個大型帆布袋(俗稱噸袋),又發現鯨魚身上有表面傷痕,料是擱淺時造成。獸醫亦發現在鯨魚的消化系統內有一個尺寸88厘米乘52厘米的大型帆布袋。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鄭家泰向本報表示,從照片上發現鯨魚身上有細微的傷口,但並非致命傷。
事件今人反省海上垃圾及塑膠污染是嚴重影響到海洋生態,人為的污染會令到即使大如鯨魚都抵受不住塑膠污染,因為噸袋阻塞了鯨魚的消化系統,令到鯨魚無法正常進食,而且專家發現鯨魚時體型偏瘦,可能就是塑膠污染做成鯨魚的死亡。海洋生物誤食塑膠袋等垃圾,造成消化道阻塞;被廢棄漁網纏繞,導致窒息或無法自由行動。化學污染物積累在生物體內,進入食物鏈,對生態系統造成長期損害。
就算塑膠垃圾未被海洋生物食進去,塑膠垃圾也會分解產生微塑膠,影響海洋微生物的正常活動,干擾及導致生態系統失衡。化學污染物進入食物鏈,可能通過海鮮對人類健康造成威脅,造成公眾健康威脅。這是人類需要反思人為及工業污染,令到生態環境受傷害的事件,我們應該要做好自身的廢物管理及保育生態。
根據澳洲國家科學研究局聯邦科學和工業研究組織(CSIRO)的海洋碎屑報告,其中的統計數據令人憂心,報告指出每經十年,全球的塑膠製品就會增加一倍,如果我們每十年就讓丟進海裡的垃圾增加一倍,其實是沒有一個清潔計畫跟得上這個速度,就好比你用吸塵器清理客廳,然後我站在走道拿電風扇吹著一袋灰塵。你怎麼吸都吸不完。
限制即棄塑膠應砥礪前行
不少國家承諾通過更強有力的立法和監管來減少或根除社會中的一次性塑膠製品,承諾對國家回收設施加大投資,並推動實施相關行動計畫以防止對沿海和海洋環境造成損害。清潔海洋的下一階段致力於拓展從源頭到海洋的方法(source-to-sea),專注於解決海洋塑膠的根本原因。絕大多數海洋垃圾都來自陸地,並通過湖泊、河流和河道進入海洋。許多國家和地區在應對海洋垃圾問題上採取了多種措施,各地區都實施了法規限制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例如,歐盟推行了「塑膠限制計劃」,禁用或限制一些常見的塑膠產品,而我們香港也實施了管制即棄塑膠的兩期計劃,其立法原意也是要從源頭著手,把我們的塑膠污染盡快控制住。
因此,當我們批評實施管制即棄塑膠,令生活不便時,我們也要理解到使用即棄塑膠,貪一時的方便,會令到生態遭受多年的破壞,這就是我們要作思想上的轉變,認識到大自然和大類行為的因果關係。我們需要促進循環經濟模式,鼓勵企業和消費者減少、再利用、回收塑膠產品,更要參考世界上的新技術,使用塑膠的代替品及提升廢物回收處理的能力。各國通過國際協定和組織合作,比如《巴塞爾公約》,共同致力於減少塑膠廢棄物的跨境流動,並開展清理和保護行動。
筆者建議繼續深化在源頭控制即棄塑膠的政策,在限制即棄塑膠繼續砥礪前行,以及後續塑膠廢物處理上投入更多資源和新技術。第二是建議通過學校課程教育,自小就培養下一代的公眾環保意識,就由學校的書本上瞭解海洋垃圾的危害及如何貢獻自己的力量減少垃圾生產,建議香港中小學需要加入環保保育的課程題目,從小建立生態文明及人類命運同共體的價值,這是最有效的。
作者黃頴灝是元朗區議員、民主思路聯席召集人(內務及地區事務)、環保公司董事。
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