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玉歡|當我們在談論改革時,我們在談什麼
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發展到一定階段,普遍會面臨發展策略調整或者宏觀道路完善,這種調整既是施政者的主觀選擇,但縱觀歷史長河,審視國際內外,這種情形下的政策改變更是一種歷史發展的必然,是事物發展客觀規律的充分體現。
改革的主觀選擇和客觀規律
從主觀選擇的角度來看,施政者需要根據國內外形勢的變化,結合本國或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和調整發展策略。這要求施政者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前瞻性的思維和果斷的決策能力,以便在關鍵時刻作出正確的選擇,引領國家或地區走向更加繁榮的未來。
從客觀規律的角度來看,這種策略調整更像是一種歷史發展的必然。隨著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斷深入,國際形勢日新月異,國家或地區內部經濟社會也在不斷變化。任何想要在世界政壇立足的地區,都必須適應這種變化,響應這種變化,否則就會被時代無情地拋棄。以上主客觀原因的疊加,則誕生了「改革」這一形式。
當我們翻看歷史,中外國家都不乏改革成功的例子。春秋時期,提出「政之所興,在順民心」的法家人物代表管仲,他廢除井田制,建立土地稅收制度,允許土地買賣,承認土地私有化,從而加劇了奴隸制度的瓦解,推動了當時的社會向前邁出一大步。秦朝,有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等發展策略的士大夫商鞅,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秦國由弱轉強的關鍵,秦國君主通過推行並沿襲商鞅之「術」,最終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國家。
美國模式由幾次改革定型
時間來到現代,在西方國家中,改革身影同樣隨處可見。以美國為例,自19世紀開始至今,美國經歷了大大小小的改革,最終奠定了今天的國家形式。其中影響最為深刻的有以下五次改革浪潮,第一次對美國政黨分贓制度的改革,又稱文官改革運動,發生在1883年,屬於「政治改革」,最大的成就是整理混亂的美國文官體系。第二次的改革是對美國國內商業行為的規範,屬於「經濟改革」,發生在19世紀初。
第三次,新政改革則主要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屬於「民生改革」,這一時期也正是著名的「羅斯福新政」時期,在這一時期,美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確立,頒布了「國家勞工關係法」,規定工人有權組織工會和簽訂集體議價合同,用政府的力量支持勞工的集體談判權。同一時期,政府還通過了「公平勞動標準法」,規定最低工資。
第四次偉大社會建設,則是促進社會平等,消滅貧困,屬於「人權改革」,發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在這個時期,美國在1964年通過了《人權法案》、隨後又出台了《平權法案》,種族隔離制度廢除了,黑人獲得了與白人同樣的權利。第五次改革內容是規範政府官員的行為,懲治政府腐敗,屬於「政府改革」。在這一時期,1978年出臺《從政道德法》,而最著名的制度就是財產申報制度。同時通過與此相關的《公務員制度改革法》和《監察長法》。經過上述幾次改革,美國模式基本上定型了,這些改革每次的側重都不同,基本是有序推進的。
改革開放堅持獨立自主
同樣,提到改革,自然就會想到我國的基本國策——改革開放。中國的改革是在對外開放的前提下,主要由政府主導對內進行不同層次的分階段的漸進式改革。對外開放是積極主動地引進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反映社會化生產規律的先進生產經營經驗、先進的管理方法與經驗等一切先進文明成果和優勢資源(如資金),促進內部各項改革措施逐步到位的開放。
改革開放作為基本國策,在30多年實踐中,不僅大幅提高了我國人民生產生活水平,增強了綜合國力,而且改變了中國長期以來對外封閉的狀況,改善和提升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形象和地位。與此同時,辯證的看待改革開放,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對中國來說,開放不是全盤西化或自由化,要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抱殘守缺會被歷史車輪吞噬
那麼,看過古今中外的改革實例,回到本文的主題:當我們在談「改革」時,我們究竟在談什麼。「革故」才能「鼎新」,改革一般發生在舊的社會內容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當前社會的發展的當下,那麼改革成功的前提則是施政者要首先釐清,究竟哪些陳舊事物或是舊的矛盾和社會問題需要被改變,改革的側重點在政治、經濟還是文化技術等,都要有明確的認識。確定了實際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改革道路設計和宏觀管方向把控,其中會涉及到制度創新、政策調整等手段。改革最終的目的亦需要明確,如果改革的目的太過籠統,譬如眉毛胡子一把抓式的唱高調,則會令改革最終流於形式,難以真正推動社會進步。
因此,改革不會一帆風順,因為要觸動利益。但改變現狀的決心要堅定,前行的道路泥濘坑窪,不勇敢向前,就永遠會被錯配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拖慢腳步,會被厚重的利益籓籬阻擋在發展的大門之外。偉大的政治家造就偉大的時代,當我們用積極的眼光去看待一場改革,無論總結多少經驗和教訓,唯一不會變的則是對「偉大」二字的定義。審時度勢、實事求是、應時而化,無論在什麼時代什麼國家,抱殘守缺與僵守教條永遠會被歷史的滾滾車輪吞噬。
作者江玉歡是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會)、執業律師。
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