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頴灝|管制即棄塑膠 是愛定係責任?

撰文:黃頴灝
出版:更新:

黃頴灝專欄

管制即棄塑膠餐具及其他塑膠產品新法例自4月22日開始實施,六個月的適應期於明天(10月21日)完結。到時全港禁止銷售、外賣或堂食使用發泡膠餐具、膠飲管、膠刀、膠叉、膠匙等。至於未有成熟替代品的膠杯、膠碗及膠飯盒,則可以繼續銷售及外賣。如果違規會即場發出警告信。若十個工作天內仍沒改善,則會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本月12日在網誌說會輔以「適度執法」,巡查店舖有沒有出售受管制即棄塑膠餐具和產品。

在法例實施的初期,有報道指市民對這些較環保的餐具有不少負面看法。有人批評大量使用木餐具後免不了要大規模伐木,紙餐具則硬度不夠、一浸水就「溶」,質疑當局推行走塑政策。筆者想就當局進一步落實走塑政策,以客觀角度及世界大勢說明管制即棄塑膠的背景及目的。

何謂即棄塑膠?就是短命膠,即其使用生命週期很短的塑膠,但同時遺留在環境極長時間(數百年)的塑膠。這些即棄塑膠例如塑膠樽、膠袋及塑膠餐具,其使用期可能是極短暫,但造成的環境及社會成本極大。根據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2022年廢物統計數字,各類都市廢物中,塑膠廢物增長最快,2011至2021年日均棄置量由1,694公噸,升至2,331公噸,成為除廚餘以外的第二大都市固體廢物來源。至於具體比較2021年各類塑膠的廢棄量,以膠袋佔比最高,達36%,其次是膠餐具(10%)及膠樽(9%)。

《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 - 二零二二年的統計數字》

而近年外賣盛行,2021年膠餐具日均棄置量高達225噸,較10年前增加27%。因此,管制即棄塑膠膠就是針對本港近十年的廢物增長趨勢,針對塑膠幾大使用量的類別,以膠袋為例,當局以膠袋稅希望來限制使用量;第二便是針對塑膠餐具。

「源頭減量」是全球大勢所趨

塑膠餐具對環境造成嚴重禍害。首先,使用後的塑膠餐具難以分解,埋在土壤中需耗費數百年時間才能降解,導致垃圾堆積。其次,塑膠餐具常被動物誤食,對野生動物生態系統造成威脅,特別是海洋生物,如海龜和海鳥,容易因為誤吞塑膠而窒息或飢餓至死。此外,製造塑膠餐具的過程涉及大量化石燃料的消耗,進一步加劇了碳排放和全球暖化。塑膠降解時釋放的有毒物質會滲入水源和土壤,影響人類健康,破壞生態環境。全世界每年製造出約4億噸的塑膠垃圾,只有不到10%有被回收,只有約30%被焚化,有另外60%以土地堆填或流入海洋的方式被處理。因此,降低塑膠餐具使用率,積極推廣可持續的替代品如生物可降解餐具或可重複使用的餐具,對環境保護至關重要。

香港現採用堆填手段去處理所有都市固廢物,即所有塑膠廢物都會用堆填處理,除了浪費珍貴的土地資源外,還會污染環境。雖然本港將會在2025年有第一座焚化設施,但第一座焚化設施只能處理本港約三成垃圾,七成垃圾仍需要以堆填方法處理,因此「走塑」政策是必不可少。無論由保護環境及公共衞生角度來看,甚至以節省土地資源的公共經濟角度來看,本港都需要迎合世界大潮流實施走塑政策。

為解決塑膠污染,「源頭減量」在世界各國蔚為風潮。早在2007年,肯亞與烏干達開始禁用一次性輕型塑膠袋。至2022年,全球已有99個國家實施類似的塑膠袋禁令。歐盟於2021年更進一步禁用免洗塑膠餐具,如塑膠吸管、棉花棒、刀叉等。法國政府更是對外宣布,2040年前,要讓一次性塑膠全面消失。台灣則自2000年初開始對塑膠袋收費,從逐步限用到2030年禁用四大類一次性塑膠製品。不少研究顯示,塑膠禁令能明顯減少塑膠製品的使用。美國加州的禁令讓塑膠袋用量減少了近70%,甚至只是針對塑膠袋課稅,各國用量都顯示大幅減少。

因此,管制即棄塑膠是同時由愛和責任出發——愛是愛護生態環境及自己下一代,責任是每一個人都需要為此少用塑膠,及認知塑膠是容易生產但極難消除。香港在10月21日走出一少步管制即棄塑膠是因應世界大勢,我們應該理解及支持當局實行的政策。

作者黃頴灝是元朗區議員、民主思路聯席召集人(內務及地區事務)、環保公司董事。

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