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統計處劏房調查 被消失的劏房 

撰文:陳紹銘
出版:更新:
劏房是什麼?有何類型?有多普遍?住什麼人?趨勢如何?……過往都說得不太清楚。這種含糊,有時會窒礙公共政策的討論。統計處調查剛於本中月公布結果,有幾點問題值得關注︰ 劏房定義太廣、劏房居民愈來愈多,愈住愈貴、 劏房及居民數目被低估、居住問題「被消失」、原因「被淨化」。
陳紹銘
不足50平方呎的劏房,窄窄別別,一目了然。(陳焯輝攝)

「劏房」,可說是近年對基層住屋最普遍的形容。不過,劏房是什麼?有何類型?有多普遍?住什麼人?趨勢如何?……等等,過往都說得不太清楚。這種含糊,有時會窒礙公共政策的討論,包括應否或如何協助住戶?應否規管、取締?有多大影響?……等等。

近年,在民間團體、政黨、傳媒的壓力下,政府終作出全港性的專題調查。先是2013年委託「政策二十一」做研究,及後,統計處於2014年及2015年作調查。

其中,統計處調查剛於本中月公布結果。有幾點問題值得關注︰

1. 劏房定義太廣 應再仔細分類

首先,政府就「劏房」作出官方的定義,稱為「分間樓宇單位」,即「由一個屋宇單位分間成兩個或以上的單位,並出租予多於一個住戶」。一般可分為「有可見間隔牆」和「沒有可見間隔牆」兩種,有較具體的定義,有助了解居住情況。

不過,這種定義較為概括,包括了200多平方呎或「較豪華」的套房單位,也包括了籠屋、板間房、天台屋等等單位;後者的居民面對更多或更特殊的住屋問題,值得更仔細分類研究。

2. 劏房居民愈來愈多 愈住愈貴

根據這較概括的定義,劏房最大的特徵是面積細、租金貴。如2015年的結果指,六成多的劏房,面積只有70至140平方呎,更有一成多,只有少於70平方呎;而人均的居住面積中位數只有不足50平方呎,其中4人家庭中,人均面積更只有約30平方呎。

綜觀這三次調查,可見基層住屋問題愈來愈嚴重,劏房居民數目「愈來愈多」。由2013年的171,300人,上升至2015年的199,900人。

更大的問題是「愈住愈貴」。兩年間,租金中位數由$3,790,升至的$4,200,租金佔收入比中位數由29.2%升至32.3%,住戶「負擔越來越大」。

3. 劏房及居民數目被低估

由於研究方法的限制,三個調查都低估了劏房及居民的數目。原由主要有兩個︰

調查對象只針對「全港樓齡達25年或以上的私人住用/綜合用途樓宇」,即沒有包括25年樓齡以下的單位,也沒有就工廈、寮屋、丁屋等的單位;後者於近年被傳媒多次報道有業主劏房謀利,但不在調查範圍內。

調查先以「透過觀察單位的門鐘、電錶及信箱」及「詢問單位的鄰居及保安員」的方法,先識別屋宇單位有否劏房。而現實上不少劏房難以如此發現,例如外觀看似整個單位、鄰居不知道附近單位情況、住戶擔心單位違法而不願回應等,一些較隱蔽的單位,如非法籠屋、床位等,更難被發現或獲住戶回應。

梁振英上任以來,劏房戶數増近三分一。(資料圖片)

4. 劏房居住問題「被消失」

另一方面,三個研究主要就一些基本資料進行調查,包括租金、面積、住戶收入等。但沒有訪問針對劏房住戶常見的問題,例如住戶被濫收電費水費、樓宇嚴重失修、欠缺消防設施、單位不通風不透光、加租幅度大等等,都未見於報告當中。而這些問題,近年都要民間團體調查時發現及向外發布。

其中調查較為針對的問題,大概只有問及住戶3年內有否搬屋(48.3%有),以及有否設獨立食水、廁所、電錶等。

其中值得質疑的,是調查指96.2%單位內有獨立電錶。這個結果與過去團體調查和工作員的前線觀察有所差距。過往調查中,有不少劏房戶都因沒有獨立電錶而被濫收電費。即使政府、電力公司及市建局也承認問題,這可能統計處調查中「獨立電錶」,並非指可向電力公司直接計算電費的「獨立戶口」,而只是一個裝置,而住戶仍會被業主濫收較高電費。

5. 劏房居住原因「被淨化」

另一個問題,是調查住戶的「居住原因」。統計指,有61.6%因「租金比較可以負擔」、36.3%「方便上班/上學」。但這種選項的設定或修辭是有指向的,為何不是問「其他單位租金太昂貴」或「難以負擔交通費」?或是選項是「沒有選擇而被迫入住」?這些選項假設了劏房有特定的「價值」或「功能」,住戶是「選擇」入住的

但真正的選擇,理應假設住戶是有能力、或可以去選擇其他單位,例如整個單位、公屋或居屋單位。但現實上,劏房戶未必有如此「選擇」。正如去了解「貧窮的原因」,其實甚少人會「願意貧窮」或「選擇貧窮」,難道原因為「生活比較可以負擔」、「錢少方便管理」?

要談劏房是否適切(adequate)居所,更值得問的是:「你願意一家人一直住在這裏?」、「你認為現在居住面積/租金合理嗎?多少才合理?」、「若然鄰近有公屋單位,你是否願意入住?」等等。

6. 劏房問題 沒完沒了

統計處沒有探討劏房問題的方法或出路,因集中做調查分析的工作,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得知報告結果後,政府有否作出跟進?面對劏房居民愈來愈多、愈住愈貴、愈住愈遠等問題,政府有何計劃?

梁振英一味強調房屋是「重中之重」,不但未見減少、取締劏房的決心;卻只見輪候公屋時間愈來愈長,劏房問題沒完沒了,苦了的只是基層市民。

政策二十一、政府統計處劏房調查比較列表(資料由作者提供)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