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標準化預設照顧計劃框架 引領市民規劃圓滿人生

撰文:團結香港基金
出版:更新:

團結香港基金專欄|周嘉俊、楊樂思、舒仙

近期,一項由本地病人組織進行的調查顯示,超過三成的受訪者在被確診為小腦萎縮症的初期階段,已意識到需要提前規劃日後的照護事宜。然而,接近六成的患者對於「預設照顧計劃」幾乎一無所知,實在令人擔心他們所接受的照護服務未能充分考慮其意願和全面的需要。

預設照顧計劃是一個關於晚期照顧的溝通過程,鼓勵市民在尚有自主决策能力時,與家人、醫護及社福專業人員共同討論,以明確在生命晚期時所期望的醫療方案和照顧計劃。市民可以根據自身的醫療、心理、社交及靈性需要,預先規劃符合自己意願的晚期照顧計劃,從而確保自己的意願、價值觀、信念,以及對於照顧的偏好,能被家人、醫療與社福專業人員所理解和尊重。

隨著全球人口老化,許多國家和地區已率先推行這一服務,而台灣無疑是當中的先行者。台灣2021年立法規定,在簽署關於晚期照顧的法律文件之前,必須先進行預設照顧計劃的討論,確保市民能夠全面考慮自身的晚期照顧需求。根據《經濟學人》2021年的「死亡質素指數報告」,台灣位列東亞榜首,在全球81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前三,這充分證明了其在晚期照顧發展方面具有值得香港借鑒的地方。

諮詢服務重點不一 標準框架提供指引

預設照顧計劃在香港並非一個全新的概念。醫管局早在2015年已經引入預設照顧計劃的概念,同時多間機構,如賽馬會、家福會等也在社區推動相關計劃,積極普及和提供預設照顧計劃諮詢服務。 本港擁有世界級的醫療基礎設施和經驗豐富的醫護及社康人員,為預設照顧計劃的發展提供有利的環境。

然而,當前香港的預設照顧計劃卻存在不少挑戰。由於缺乏統一的框架指引,各機構提供的討論範圍不一,市民得到的服務有所偏重,未必可以滿足全面的需求。例如醫院可能集中討論醫療服務,但對病人的遺囑、財務等實際需求未有同等的重視;而社福機構雖能提供多元化的社區服務,但由於大多缺乏醫護人員的參與,難以就晚期病患的醫療需要提供專業意見。

因此,政府應與社會上有實踐經驗的機構展開合作,借鑒國際上的成功經驗,共同構建一個標準化的預設照顧計劃框架。在制定這一框架時,政府可以考慮以下原則:一、強化醫管局和各社福機構的參與度,確保各方能夠充分溝通、協作;二、加強專業人員在晚期照顧方面的培訓,提升他們的服務質量和專業水平;三、完善醫健通資訊系統,實現數據共享和提升資源分配的效能;四、進行實證研究,不斷收集市民的意見和建議,以持續改進和完善預設照顧計劃框架。

跨界携手共推普及 專業培訓全面展開

要有效地推動並普及預設照顧計劃,我們需要充分利用不同界別、組織的力量。本地研究指出,大部分受訪者從未聽過「預設照顧計劃」,但在他們簡單了解有關資訊後,大多數人均表示支持。這表明市民對相關概念並不抗拒,重點在於如何建立有效的資訊傳播途徑。新加坡等地透過醫院論壇、遊戲、外展活動和法律講座等多種方式推廣預設照顧計劃的概念,將概念滲入市民的日常生活,提升了市民對此概念的認識和接受程度。 香港也可以借鑒這些經驗,加強醫管局與社福機構的合作,透過不同的服務場景,共同提升市民對預設照顧計劃及晚期照顧服務的了解。

此外,為了滿足市民全方位的需求,醫護和社康人員的全面培訓顯得尤為重要。以美國「Respecting Choices」培訓爲例,它為不同背景的專業人士提供專業培訓,更延伸至義工和非專業人士。 香港可借鑒這一模式,為預設照顧計劃的各層級工作人員提供對應的系統化培訓,確保他們能為不同健康狀態的市民提供專業的預設照顧計劃的諮詢服務,從而滿足市民醫療、心理、社交及靈性的全面需求。

資訊共享促進合作 深化研究優化政策

預設照顧計劃的制訂固然重要,但同樣重要的是如何執行,否則事前的準備工作只會淪為空談。因此,談及預設照顧計劃的執行就不得不提醫院。將預設照顧計劃資訊納入醫健通系統,可以確保病人入院時,特別是在緊急情況下,醫護人員能及時獲取關鍵資訊。這不僅有助於醫護人員能充分尊重患者意願,還能提升醫療服務的整體連貫性和效率。新加坡建立了較全面的預設照顧計劃資訊系統,並將此系統連接到國家電子健康記錄(NEHR)系統,確保資料能即時共享至不同的機構。 相對之下,醫管局與各社福組織間在共享計劃資訊方面仍有待加強。

有如其他的政策和措施,預設照顧計劃得以長遠發展,需要持續評估和優化。未來,政府可以深化預設照顧計劃的研究,就不同患者群體進行調研,並對已開展的預設照顧計劃進行評估,分析其實施效果、面臨的挑戰以及潛在的改善空間。這將爲政府提供實證,以建立更符合市民需要的預設照顧計劃框架,並為服務提供者提供實證爲本的改善指引。

制定標準化「預設照顧計劃」框架,將有助推動市民、家人和服務提供者之間,就晚期照顧展開更加深入的對話,讓每位市民都能在他們生命的最後階段,感受到關愛和被尊重,並可按自己的意願度過晚年生活。這不僅是滿足市民個人的願望,更是構建一個真正以人為本的社會的重要一步。

作者周嘉俊、楊樂思、舒仙分別是團結香港基金醫療及社會創新研究主管、助理研究員、研究實習生。

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