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優化上網電價計劃 推廣新能源發電需更大誠意
政府同兩間電力公司的《管制計劃協議》近日完成中期檢討,兩電同意設立能源危機期間的特別電費舒緩機制等三項措施,加上明年淨電費將會下調,對市民來説似乎是一連串的好消息。但另一方面,兩電明年皆會上調基本電費,卻對「回購」市民電力的上網電價計劃未有著墨,是否有些許「魔鬼在細節」?香港要在2050年或之前實現碳中和,並逐步增加使用零碳能源發電的目標,需要具備更長遠目光,針對鼓勵公衆參與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上網電價計劃,應該持續優化,從而提升參與的積極性。
來稿作者:徐毅興
隨著全球暖化,極端天氣不斷出現,香港亦不能倖免,但未來大眾的用電需求只會有增無減,因此推廣新能源發電,達至節能減排及綠色生活勢在必行。香港地處陽光充沛的亞熱帶,太陽能發電是優選之一。根據《氣候行動藍圖2050》,在2035年或之前太陽能可應付香港約1%至2%的電力需求,令整體可再生能源佔香港發電燃料組合7.5%至10%。政府亦稱會帶頭及為私營界別創造有利條件發展可再生能源,但似乎行動上就未有太多誠意。
就以上網電價計劃爲例,其每度電回購價的調整方向竟與電費背道而馳。在上網電價計劃中,市民每「生產」1度電,電力公司的回購價由原本的3至5元,在去年4月下調至2.5元至4元,令參與計劃者的收入即時減少兩成。該計劃訂明上網電價價格將作每年檢討及發布,既然這兩年供電成本及燃料費均大幅上漲,那麽同步調升上網電價實屬合理之舉,但爲何現實卻是不升反降?
別以為要求調高上網電價是斤斤計較,實是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價格不菲。以普通市民爲例,安裝發電板成本約15萬元,設備需要每年定期保養,費用約為電費收入的5%,加上回購價下降,市民分分鐘要10年才能收回成本。如果現在加入上網電價計劃,豈不是直到計劃到期的2033年才剛剛回本?屆時還需考慮更換設備等費用,一系列因素絕對令有意參與者望而卻步。
其實除了市民參與外,很多大型公司近年亦著重ESG概念,在主動興建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之餘,亦打算將剩餘的電量參與上網電價計劃貢獻社會。但計劃中發電容量的上限僅為1兆瓦,超出的電力供應未有明文說明如何處理。事實上,大型的太陽能項目能達到規模效應,更應該有鼓勵性的措施,吸引有能力的參與者盡力而為,以免因「夠數」而放慢步伐,白白浪費多餘的綠色能源,這樣處處掣肘只會違背當初減排減碳的初衷。
根據最新研究推算,2040至2049年間每年香港「熱夜」日數,將由過去10年的32天增加五成至48天,屆時市民用電需求將會持續增加。而未來數年發展北部都會區,對綠色能源的需求亦會更加殷切。若要推動企業及市民積極參與可持續發展,需要政府推行更多具鼓勵性的措施。就上網電價而言,可取消發電容量1兆瓦的上限,令更多大型太陽能項目有用武之地;同時靈活處理在大廈天台及閒置土地等地點設置太陽能發電系統的申請,包括豁免補地價、提供補貼等。雖然上網電價計劃至2033年就將到期,但這些已經安裝的發電設備届時仍可繼續發揮餘熱,政府可考慮從現在開始籌劃更長遠的減碳及可再生能源路綫圖,不要讓已經落地的資源白白浪費。
總而言之,作爲生活在香港的一份子,讓人人都成爲綠色生活的參與者、貢獻者及受益者,才能儘快達至《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訂立的目標,也為下一代創造更佳的生活環境。
作者徐毅興是任職跨國企業的八十後工程師,對城市規劃、舊區重建猶感興趣。文章的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香港01無關。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