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香港社福部門退休公務員再就業:反思及社署高層責任與改革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特區政府像其他國家如日本均正在面臨大規模退休潮。多國政府例如阿聯酋、馬來西亞及澳洲在如何善用退休公務員在其他崗位上扮演更為重要和具有諮詢及輔導角色方面落實許多政策。反觀香港,公務員事務局在2015年11月推出了「退休後服務合約計劃」,讓政府部門善用退休的公務員來有效地維持政府的服務水平,並著重於知識或經驗的傳承,進而確保政府部門的服務質素有所提升或有效地維持高質量服務。公務員事務局在這計劃及之後的政策方針中特別提到各部門按內部需要來委任退休公務員臨時處理特定需要專門知識或經驗的工作,並參與協助培訓新入職或需要特定技能培訓的職員,以讓他們能夠有效地和專業地為政府提供服務。

來稿作者:鄺卓睿

社會福利署在退休潮方面面對的困難不幸地比其他部門來得更為嚴重,近年來已有不少專業人員因為到了適應年齡而無奈地選擇退休。當中,有不少專業人員響應社署號召而延期退休或在退休後參與知識傳遞的工作,包括義務地或受部門邀請與前線或接任人分享經驗和知識。然而,這種值得嘉勉且願意義務地回饋社會的退休公務員實屬少數。更多的反而是選擇比之前就任更為高薪的職位,又或是擔任特定行政工作人員,負責處理行政和文書工作,又或是名義上擔任特別顧問職務,實情是干預部門實際運作,追求個人名利,破壞社署內部的和諧與穩定。需要一提的是,這些職位在社署其實已經明確規定不能參與政策制定的工作,相關的待遇不但會高於他們退休前的水平,而且也不會獲得任何權限來接觸敏感或高度機密的資訊,甚至是干預內部運作。

宏觀來看,其他國家如阿聯酋、馬來西亞、澳洲和德國,又或是地方政府如澳洲首都領地、吉隆坡市政廳、澳洲新南威爾士州或是阿聯酋的富查伊拉酉長國(Fujairah)及拉斯海瑪(Ras al Khaimah),都是經常尋求具有專業知識的退休公務員擔任顧問角色,提供有關政策制定、戰略規劃或特定行業專業知識的見解。然而,這些政府絕不允許退休公務員干預內部運作和擔任比退休前更為高薪的工作。有者甚至不允許即將退休的公務員參與人員編制和調遷的工作,力求公平公正和盡量避免有人操縱相關部門或單位。

當然,這些任命的具體規定和標準可能會有所不同。其中,阿聯酋及所屬的酋長國十分注重退休公務員的經驗和對政府運營和政策的洞察力,對這些具有能力的公務員十分重視。不過,他們在委任相關人員為特別顧問的時候會設下年期限制,大部分都是在兩年的範圍內,而且不能夠像香港社署那般肆無忌憚或自把自為。至於澳洲更是有一套關於公共服務領域的法則來規管相關行為及委任。上述國家和地方政府也有一些服務來協助那些退休或即將退休的公務員提供培訓及輔導工作,讓他們能夠在退休後找到新的目標或在諮詢服務領域當中有所發揮,甚至是考慮回流政府以參與知識傳遞和諮詢服務的崗位。

有部分國家和地方政府更是要求即將退休公務員,尤其是在社福及醫療領域,為新入職公務員及準繼任人提供培訓工作、職場規劃及知識傳遞,甚至是在大學兼任教授或講座嘉賓以分享經驗給有志之士。據筆者了解,伊拉克政府也正在朝著這方面進發,甚至希望擴大至反貪層面的工作。

反觀香港,尤其是社署,幾乎是一面倒地依賴退休公務員來協助處理文書及行政工作。有部分社署的退休高層,尤其是那些在位時碌碌無為且在退休前胡亂插手人事編制事宜,居然領著高薪做顧問干預部門內部運作,有關情況確實讓人感到十分憂慮。筆者之前有幸地分別與卡塔爾、阿聯酋、印尼、阿塞拜疆等國家的公職人員交流,得知這些國家絕對不允許這些像香港社署發生的狀況,甚至對香港這個十分繁華都會內的社署居然發生這種情況感到十分詫異。有者甚至告訴筆者在其國內,特別是在經濟困難時期,發現如此情況的話,通常會視為叛君叛國、退休前瀆職、違反公務人員法規及背叛教義等行為,領導者、宗教學者和人民們絕不放過這些不仁不義不忠之流。

放在今天的香港,尤其是賣地收入及稅收減少,公共財政出現財赤,在國際層面上面對諸多複雜挑戰,地緣政治方面更是面對史無前例的嚴峻挑戰下,這些尤其是在社署的退休但選擇參與退休後服務合約計劃的公務員應該要好好認真反思如何更好地回饋社會,公務員事務局及社署更需要考慮這個「退休後服務合約計劃」及相關輔導及支援措施,多為行政長官及特區政府在公共財政、部門的知識傳遞和承傳,以及提升行政效率及服務質素方面多加著想。在如此艱難時刻,這些領著高薪和退休福利但選擇擔任特別顧問的退休公務員應該選擇義務地或只是領取車馬費,為政府提供諮詢服務及參與知識傳遞工作,為香港的發展及長遠公共財政貢獻微博之力。

長遠來說,筆者認為相關部門,尤其是社署,須多加協助即將退休或已退休的公務員來好好地規劃退休後的人生規劃或再度就業的工作,同時也需要訂定明確、公開透明的特別顧問任命標準和審批規定。特別是在目前環境下,相關人員應該與政府共同度過這段艱難時期,可能甚至需要限制高薪和特殊權利的授予。

對於即將退休的公務員,政府應要求他們在退休前盡可能地妥善安排知識傳承和過渡工作。社署應重新審視內部的人才培訓流程,不能只依賴退休的社署職員處理行政工作或擔任顧問,應更加專注地培育和提拔人才,避免出現人才斷層的情況。同時,至少應該提供比目前市面上糟糕的安老服務更好的服務,為內部人員提供合適的「安老服務」。

最後,筆者認為社署高層需要嚴肅地反省自身的錯誤。他們應該深入思考為何這些年來未能有效地向廣大市民提供優質服務,以及在面對人才斷層時未能提出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甚至容忍了一些不稱職的人員。特別是任命那些不做實事、品行有失或在安老服務及其他領域無所作為的高層擔任特別顧問的決定,社署高層需要反思他們的選擇。對於這些情況,社署應該慎重考慮任命程序、準則以及品行要求。未來若社署要委任顧問或與無所作為的顧問續約,應該考量國家和特區政府治理的整體需求,確保候選人不僅符合國家安全和香港發展的需求,同時能夠在社會福利工作中扮演關鍵角色,為國家和香港的未來做出貢獻,並協助培育人才,為香港的未來福祉努力奮鬥。社署必須承擔承諾,不再讓市民感到失望。社署需要進行適應其發展需求的重整,而非再出現「慈禧太后」或「秦檜」般的人物。

作者鄺卓睿是香港群策匯思常務理事,澳洲國立大學碩士,曾在澳大利亞國際事務研究所工作。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