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分析以色列哈馬斯戰爭及中東列國的取態
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Hamas)最近對以色列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突襲,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也讓中東的安全局勢變得十分緊張。這次攻擊繼五十年前的贖罪日戰爭後再一次把一直自認擁有情報優勢的以色列打到措手不及,以色列更是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反擊能力。相關突襲和反應確實讓世界各地政府感到十分愕然。
來稿作者:鄺卓睿
筆者認為,這次突襲凸顯出以色列情報及特殊使命局(Mossad)在關於哈馬斯的情報收集和分析方面存在某些缺陷,低估了來自哈馬斯的威脅。在戰前,以色列也忽略了在來自埃及的情報警告,更是嚴重忽略了巴勒斯坦人和哈馬斯對以色列多年來的殖民、霸佔家園及不平等對待的憤怒和反抗決心。對於哈馬斯近年來一直以火箭發射作為對以色列行動的回應,以色列似乎變得麻木和忽視,認為哈馬斯根本無法有效地組織地面攻擊,因此只是專注於哈馬斯火箭部署位置及移動路線而忽略其他領域。
然而,以色列同樣低估了哈馬斯的地面行動、地下戰、小股部隊、傘兵作戰等,以及使用無人機和火箭對打擊以軍在前線的前哨站、主力戰車和軍事基地,更是使用推土機來摧毀圍住加沙的圍牆。再加上黎巴嫩南部的真主黨(Hezbollah)的參與和伊朗的暗中支援,以色列在南北兩個方向受到夾擊,使得以軍在開戰時面對的局勢變得極為不樂觀和被動。
不過,哈馬斯所獲得的優勢很快便消失殆盡。以色列正式對哈馬斯宣戰,並急速動員部隊進行陸海空三方面進行大規模且無休止的反擊。哈馬斯控制的加沙走廊也迅速成為了連日炮擊的目標,並讓多名哈馬斯領袖在空襲中陣亡。以色列軍方和政府似乎無意停止進行報復行動,隨著以色列也宣布對加沙地區暫停供應食水、電力及燃料,加上美國的軍援和默許,以色列有意延長其所宣佈的「鐵劍行動」,將這場戰爭定義為反恐戰,並摒棄一切約束士兵的戰爭行為的準則和法律,宣佈不考慮為這場戰爭設立任何軍事法庭。這無疑是鼓勵以軍士兵以牙還牙,無視任何法規的存在。
在目前的地面戰方面,以色列已經完成部署,準備好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按照目前推測,以色列主要是兵分三路,分別派兵前往北部以應付來自黎巴嫩真主黨可能會出現的威脅;往東部監視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及到南部準備剿滅哈馬斯。加上空軍的強力支援(特別是F35I)下,以色列的反攻似乎不會手軟,甚至會比起外界預計的來得更加兇猛。因此,筆者預測以色列將在接下來的數日內掌握整個戰局,而加沙地區將持續受到以色列軍隊的報復行動。按照目前的推測,這場衝突預計在未來一週會有一個非常清晰的結局。對住在加沙的巴勒斯坦人而言,無論結局如何,受苦的始終是他們,畢竟他們要麼就被逼離鄉別井,前往埃及尋求避難,要麼就獨留在加沙,看著家鄉變成人間地獄,繼續受戰爭之苦。
然而,筆者認為這次的衝突並不會升級為地區性戰爭,中東各國,特別是阿拉伯國家,也不會因而對以色列宣戰。雖然過往歷史上阿拉伯國家都是站在巴勒斯坦一方,希望能夠協助巴人恢復巴勒斯坦的全面管治權和主權,並取回失地,以捍衛伊斯蘭教和穆斯林的權益。可是以當前中東的戰略環境和近年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的關係來看,阿拉伯國家和土耳其似乎更傾向於進行外交努力,呼籲雙方暫停軍事行動,或在言辭上表達對巴勒斯坦及哈馬斯的支持,甚至爭取為加沙地區提供人道救援,而不太可能再次與以色列發生衝突。
其實阿拉伯國家正在面臨複雜的戰略局勢,難以作出任何實質回應或參戰。阿拉伯國家謹慎考慮到一旦參戰或軍事支援哈馬斯,他們會面對來自歐美列國(尤其是美國)的制裁,導致國內經濟發展出現危機。相關對以色列宣戰行為亦會破壞當前與以色列的友好關係、和談進展或經貿科技交流等,這些是許多阿拉伯國家不願意看到的,更不願意因為巴勒斯坦問題和這次哈馬斯發動的突襲而與以色列翻臉,導致辛苦得來的外交成果付之東流。
部分中東國家因其政治思想和政治立場等多方面的不同而未能團結一致找到一個支援哈馬斯的方案,也有一些國家擔憂一旦支持哈馬斯就會引狼入室,讓極端恐怖主義滲入自己國家內部,導致極端主義再度復興,破壞國家團結和穩定。有些阿拉伯國家更是擔心一旦表達對哈馬斯的認可和支持,將會損害他們自身的利益及與歐美經濟體的關係,導致他們一直推動的經濟多元化進程受到破壞,甚至有關支持會間接地助長伊朗和其他激進組織在地區的擴張,進而破壞地區的穩定和平衡。因此,考慮到這種環境,就算面對國內巨大民意壓力,這些統治階層的精英也只能選擇袖手旁觀,看著哈馬斯在這場衝突中繼續苦戰下去及面臨戰敗。
至於其他非阿拉伯的穆斯林國家,土耳其雖然長期以來與哈馬斯保持密切關係,但目前土耳其仍需維護與以色列之間的合作,包括經濟、科技、能源、地緣政治和處理敘利亞內戰等多個領域的合作,同時也不願意在同時是以色列盟友的美國面前陷入艱難選擇。國內的執政黨和個別反對黨內部也分別表現出反阿拉伯情緒,認為這是阿拉伯世界的戰爭,土耳其不應出兵參戰或支持任何一方。事實上,土耳其政府連日呼籲雙方停戰,願意為這場衝突提供調解服務,也表示會為加沙地區的難民提供人道救援。
其次,筆者認為雖然伊朗、敘利亞及伊拉克還是有機會對以色列宣戰,但是基於這些國家面對的國內亂局、國力驟降的困苦或更為嚴峻的外部挑戰等,伊朗為首的什葉派國家不會有意願對以色列宣戰。此外,阿聯酋亦已警告敘利亞不要輕舉妄動,試圖對以色列宣戰,相關警告亦已奏效。故此,筆者認為這些國家只會提供軍事和人道援助而已,並不會對以色列選戰,或透過第三方或秘密渠道為哈馬斯提供武器以求延長戰事,消耗以色列的武器彈藥和削弱其國力。一旦這些國家或武裝組織如黎巴嫩真主黨有異動,其他中東國家定必有所回應,甚至對伊朗宣戰或透過區內其他武裝組織來與伊朗及其支持者在敘利亞、伊拉克等地周旋,這些也不是當下伊朗等國想要面對的環境。其他如馬來西亞、印尼等也難以提供任何實質支援,不過在人道援助及言辭方面會盡力而為。
最後,社會大眾需要明白巴以衝突的由來,以及哈馬斯或其他巴勒斯坦組織所採取的行動背後的理由和歷史背景。同時,也需要理解巴勒斯坦人一直以來每天所面臨的挑戰和不公義情況,對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建國歷史亦須了解方可知道這場衝突可帶來的影響和背後的成因。戰爭帶來的破壞、傷亡和人道危機令人痛心,因此,只有通過了解背後的情況和持續推動和平進程,才能實現長期和平和穩定。
作者鄺卓睿是香港群策匯思常務理事,澳洲國立大學碩士,曾在澳大利亞國際事務研究所工作。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