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聲道|不開放競選黨主席職位助「穩定」馬國政府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去年11月,馬來西亞第15屆大選時,馬來西亞聯合執政黨巫統再一次被選民拋棄。從第14屆大選獲得70國席降到第15屆大選的30國席。淪落為一個「小政黨或聯盟」。也因如此,黨主席阿末扎希博士也面臨黨內其它派系要求他為敗選負責而辭職的壓力。

來稿作者:陳文坪

但掌握巫統黨權的阿末扎希,卻看到兩大黨的希盟與國民聯盟(國盟)都在爭奪相位而拉攏巫統加入。但國盟主席慕尤丁(前首相)卻公開宣示不會讓有官司的議員入閣;而對等了20多年的希盟主席安華,卻對相位虎視眈眈,暫且擱置自己的競選宣言之「打擊貪腐」,極力拉攏巫統能加入自己的陣營。

在左右逢源的機遇下,身為巫統主席的阿末扎希在「有條件下」選擇支持安華出任首相。而安華為了要一圓首相夢,也只能在「有條件下」選擇巫統。但巫統當選的30位國會議員有一部分並沒有全力支持阿末扎希選擇加入安華陣營,反而偏向支持國盟的慕尤丁。

領導希盟的安華在巫統的支持下,順利出任首相。而安華也委任巫統主席阿末扎希為副首相兼鄉村及區域發展部長、署理主席莫哈末哈山擔任國防部長;其他巫統官員也被委任擔任多個部門的部長與副部長等職。

巫統成了「團結政府」的一員,而阿末扎希也擔任政府副首相,巫統黨幹部也獲得不少官職。這緩解了巫統黨內要阿末扎希下台的壓力。而面對巫統最遲須在今年5月19日舉行黨選,身為黨主席的阿末扎希卻充分利用巫統全國代表大會「先下手為強」。由自己的黨代表向大會提出動議「來臨的黨選不開放競選主席和署理主席的職位」,並獲得超過90%的代表支持。堵住了其他挑戰者的挑戰而穩坐黨主席交椅。

馬來西亞聯合執政黨巫統為期四天的全國代表大會1月14日落幕,中央代表當天以舉手方式進行表決,通過了來臨的黨選不開放競選黨主席和署理主席的職位提案或動議。這說明現任巫統主席阿末扎希博士、署理主席莫哈末哈山將不會受到挑戰,繼續領導這個曾經是馬來西亞執政近一甲子的政黨。

隨着巫統黨選不開放競選主席與署理主席職位,意味着馬來西亞首相安華領導的「團結政府」可以繼續獲得巫統的支持,有助於穩定馬國未來政局。

去年11月,馬國舉行第15屆大選,沒有一個政黨或政治聯盟獲得過半議席,首次出現懸峙國會。馬國元首阿都拉經過面見各政黨領袖後,最後邀請希望聯盟(希盟)主席安華出任首相併組織所謂的「團結政府」。巫統是其中少數關鍵「一票」,成了安華任相的造王者政黨。換句話說,巫統如不加入,安華就無法成為首相而組織政府。

領導希盟的安華在巫统的支持下,順利出任首相。(Getty)

回顧馬國2018年5月9日第14屆大選,以巫統為首的國陣聯盟失去執政權後,權傾一甲子的巫統,也成了馬國最大的反對黨。敗選後,時任首相納吉只好辭去國陣與巫統黨主席,時任署理主席的阿末扎希接任代主席,負起領導巫統。

過後,巫統舉行敗選後的首次黨主席改選。代主席阿末扎希擊退前巫青團團長凱利及元老東姑拉沙裏兩名勁敵,獲得大部分區部代表的支持,當選新一任巫統主席。選前被媒體看好的東姑拉沙裏,卻只獲得少部分區部的支持,比想象中的來得少。這說明了東姑這位政壇元老,在代表的心中雖是一位敬重的人選,但在「非常時期」難以「勝任」挑起改造巫統的重擔。畢竟年事已高,精力有限。

「越位」競選黨主席的凱利,年輕有為,魄力有加,選前雖被看好在三角戰中有機會突出重圍,但巫統畢竟是老牌政黨。而掌握各區部的領導者都是一些老練有成的中老幹部黨員。他們深知現在的巫統,面臨「生死之戰」, 黨領導層權力的順利交替是至關重要的,改革須循序漸,否則,巫統將分崩離析,造成更大的分裂。

阿末扎希高票當選巫統黨主席後,過去四年來,並沒有對黨務進行大刀闊斧改革來回應年輕選民的期待。留給人民的印象反而是官司纏身而不時上庭被控的畫面。

從巫統全國代表大會來看,早前140名巫統區部領袖已表態支持不開放競選黨最高領導。說明了阿末扎希深耕基層。阿末扎希很顯然的控制了巫統,而挑戰者再怎麼嘶喊也無法改變局面。上述動議獲得全國代表大會通過,阿末扎希穩坐巫統主席的職位至少多三年。而安華領導的「團結政府」,在獲得巫統的支持下,未來三年將穩定有加。但受制巫統下,安華已經「失去」了反貪腐的能量。

這是因為,安華如果 不「干預」司法,讓司法繼續查辦巫統官員,那「團結政府」就面臨瓦解。安華的相位自然受影響。在利益面前,過去的豪言壯語,痛恨貪污;競選承諾,當選後打擊貪腐,將會在「無言中」。

巫統今年黨選,不開放競選黨主席和署理主席的職位,意味着阿末扎希與莫哈莫哈山分別繼續連任黨主席和署理主席多三年。這雖有助於穩定安華領導的團結政府,卻也讓安華在競選綱領作出的打擊貪腐宣言,「化為泡影」而無所作為。

作者陳文坪是新加坡時事評論人,關注新加坡、馬來西亞、中港台等地的政治時事和經濟民生。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