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言廣達|施政報告呼應二十大 成就港青的「多維度參與」
李家超參選行政長官當時四大綱領的「關愛社會、青年發展」一章,全力推動各階層青年向上流動。作為香港治理方針匯總,觀乎《施政報告》針對青年的主要政策目標,以及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將公布首個版本的「青年發展藍圖」,勾劃政府對青年發展工作的理念、目標和行動,並將協助青年人解決在「四業」上面對的困難。筆者樂見行政長官兌現競選承諾,將「青年」版塊視為管治重要關注點。
來稿作者:黃進達
習近平主席於七一重要講話中清楚指出「青年興,則香港興;青年發展,則香港發展;青年有未來,則香港有未來」,指示特區政府要幫助青年解決四業上面臨的實際困難。近日又於二十大報告中,強調青年工作的重要性,「全黨要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李家超的《施政報告》正好是對習主席兩次重要講話作了良性呼應,香港必然會重視青年、發展青年。
培養青年參與公共事務
《施政報告》重點介紹「青年參與倡議計劃」,將選定兩個與地區事務相關的委員會並開放部分名額予青年人自薦,鼓勵他們就地區工程、青年發展和公民教育等議題發表意見;又會進一步擴大「青年委員自薦計劃」,將參與計劃的諮詢委員會數目增至180個,吸納更多青年人參與公共事務,加強與政府互動互信,同時成為愛國愛港青年參與公共事務的人才「孵化器」。
對於地區與專題政策建議,另一方面需要重點處理的「四業」問題,不只是青年問題,其實是香港社會大眾人人都會面對的困難。通過指引和協助,讓青年於各平台參與公共事務,練練手、熱熱身,一方面讓他們有參與感,另外也可讓政府在與青年溝通對話及建言的過程中,不斷收獲前線的最新關注熱點,有助於解決四業問題。
讓青年多參與,有助青少年了解政府運作,並通過與體制內的委員會成員與技術官員交流,讓青年有公共參與的期間了解為政之難,亦有助他們作好人生規劃。這其實也是在預防未來盛年、未來銀髮的社會問題,使青年及早斬斷迷思,讓他們好作人生規劃,專心致志與香港一同發展。
藍圖築建一片美好將來
香港與世界其他城市一樣,青年向上流動問題各處皆有,但香港在「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上得天獨厚,受到中央在政策上的優待,只要特區政府把握機遇,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一帶一路」等重要戰略國策上鼓勵青年參與,港青在個人發展、財務自由、優質生活上可著的先機,必能優於其他地區之青年。
「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明文錄入「便利港澳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就學就業創業」。近年從中央到地方出台的大灣區相關政策文件中,「港澳青年」一直都是高頻出現的關鍵詞。是次《施政報告》其中一個重點就是為香港青年提供融入大灣區發展提供便利,比如重提要成立「大灣區香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聯盟」,在產、學、研、投上為香港青年建立一站式資訊、宣傳及交流的平台,以支持在大灣區創業的香港青年。上進人才從來不怕競爭,只怕沒有競爭機會,《施政報告》在青年政策上的心力投放頗豐,放眼香港未來的發展願景,為今日幼苗、未來的青年製造發展機會。
為啟發青年,讓他們離開舒適區及開闊其視野,《施政報告》亦計劃擴展青年內地和國際實習交流計劃。筆者一直強調,這些內地、海外交流計劃主題與目標必須有重點和目標。過去一段時間,青年學生的交流團以遊覽為主,而且主題常態化較少隨國情更新,失去讓學生通過交流團學習國家與世界情況的原意。而且,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學生外遊變得越來越方便,亦令學生更容易接收世界的資訊,對交流的焦點不再著重於景點遊覽,因此原有交流團模式對現今青年學生的吸引程度越來越低。
筆者建議政府可以更進一步,通過青年團體安排深度交流,到內地考察重點企業、先進與網絡企業,或進入航天科技、深海探索等國家領先科研區域進行交流與實習,這些都是難能可貴、再多的金錢都買不到的深度體驗。這也是習主席重要講話中的期許:「為他們成長成才創造更多機會,殷切希望每一個香港青年都投身到建設美好香港的行列中來,用火熱的青春書寫精彩的人生。」
作者黃進達是經民聯旅遊事務委員會主席、香港菁英會副主席、重慶市政協委員及全國青聯委員。文章的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