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言廣達|青年四業問題 須從結構解決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筆者所見,最新兩屆行政長官選舉中,均有參選人將青年議題加進政綱部份,甚至獨立成章。亦有青年團體自2017年起進行調研,並提出解決青年「三業(學業、事業及置業)問題」,乃至本屆政府添上青年創業元素,力圖解決青年「四業」問題,甚至提出制定「青年發展藍圖」,可見「青年」這題目漸成管治重要關注點。

來稿作者:黃進達

解決香港青年困境 是中央對港期許

習近平主席七一重要講話中清楚指出「青年興,則香港興;青年發展,則香港發展;青年有未來,則香港有未來」,指示特區政府「要幫助廣大青年解決學業、就業、創業、置業面臨的實際困難」。新一屆特區政府銳意著墨於青年發展,改組民政事務局為「民政及青年事務局」,並委任香港菁英會前主席、經民聯青年事務委員會前主席梁宏正出任副局長,以內行管內行,目標性非常明顯。

另一邊廂,民青局麥美娟局長聯同梁宏正副局長、青年發展委員會副主席梁毓偉及一眾委員,近日頻頻與青年團體代表,包括在職青年、制服團體、內地港生等各持份者會面,就《青年發展藍圖》聽取建議,希望於年底完成及公布首個版本的《青年發展藍圖》。百日以來,雷勵風行,是現屆政府對於習主席重要講話的有力呼應。

青年問題尾大不掉 將動搖香港根基

猶憶2019年修例風波演化的衝突逾萬人被捕,當中有大量迷茫的社會青年參與其中,加上疫情影響,青年組群的氣氛仍然低迷。參考《一九六六年九龍騷動調查委員會報告書》,報告指出當時針對港英殖民政府的示威者主要是15-25歲青少年,有較大程度的共通點包括「在經濟上遭挫敗和貧富懸殊、社會環境差、沒有機會接受敎育和技能、面對連串加價等積怨下參加騷動」,以之比較2019的暴亂情況,未必沒有可比性。

對應社會動盪,港英殖民政府自上世紀70年代推動的九年免費教育、舉辦全港青少年暑期活動、發表《青年發展計劃-香港的經驗報告書》、發展社區的青年活動中心,最終成立中央青年事務委員會。這種因社會動蕩引起政府改善施政關注點,一度為當時的青年學生帶來成長助益。如當時政治不能重視青年,任由問題發酵,80年代的香港所迎來的黃金發展期,將因失去作為先進生產力的香港青年而灰飛煙滅。香港青年,日後就是香港盛年,也是社會各行各業的中流砥柱。

著力改進社經結構 助青年積極上進

學業、就業、創業及置業,不只是青年問題,其實是香港社會大眾人人都會面對的困難。解決青年「四業」問題,其實是為未來的盛年、未來的銀髮族在其青年時及早從根了結迷思,好讓他們及早專一心思,與香港一同發展。筆者建議特區政府與青發委在設計「青年發展藍圖」時,切不可「頭痛醫頭」;更應將定位高置,針對當前香港核心的結構性問題早下猛藥,不用避忌得罪任何人。因為現時的問題有延後性,比如學位貶值、行業單一、上流力不足等情況不是一眨眼就能予以根治。放眼香港未來三十年的發展願景,為今日幼苗即未來的青年建設良好的成長環境,這也是習主席重要講話中的期許:「為他們成長成才創造更多機會,殷切希望每一個香港青年都投身到建設美好香港的行列中來,用火熱的青春書寫精彩的人生。」

筆者認為,香港與世界其他城市一樣,青年向上流動問題各處皆有,但香港在「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上得天獨厚,受到中央在政策上的優待,只要特區政府把握機遇,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一帶一路」等重要戰略國策上鼓勵青年參與,港青在個人發展、財務自由、優質生活上可著的先機,必能優於其他地區之青年。

作者黃進達是經民聯旅遊事務委員會主席、香港菁英會副主席、重慶市政協委員及全國青聯委員。文章的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