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黨|發展是解決香港安全問題的金鑰匙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伍俊飛

2014年4月,習近平主席創造性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理論。它指出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明確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強調統籌發展和安全,突出堅持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提出政治安全是最高的國家安全,強調統籌推進全領域安全,提出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重視依靠科技創新保障國家安全,強調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指出國防和軍隊建設是國家安全的堅強後盾,堅持推進共同構建普遍安全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強調把執政黨的領導貫穿到國家安全工作各方面全過程。以此為基礎,習主席著重指出,國家安全要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堅持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為群眾安居樂業提供堅強保障,彙聚起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力量。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新時代國家安全蘊含深刻的人民性邏輯,國家安全工作的目的是維護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此根本利益的核心就是發展經濟利益。

促進經濟增長是人民和國家的命脈所在,尤其是戰略型產業和企業的成長。這些重大經濟利益關係到國家和人民的生存,具有高度戰略性特徵,因此必須把發展和保護戰略型產業和企業作為國家頭等大事。這樣國家才能在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驚濤駭浪中增強生存力和競爭力。經濟安全的特殊性在於,在競爭性的民族國家體系中,各個國家和地區只有在經濟不斷增長的前提下才能有效保障和實現經濟安全。基於此道理,毛澤東主席在《論十大關係》中重點闡述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關係,強調只有經濟建設發展得更快了,國防建設才能夠有更大的進步;鄧公同樣一再強調「發展才是硬道理」。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發展為我國帶來了充裕的財力、先進的科技和強大的製造能力,因此我們才有能力研發和生產出領先全世界、捍衛人民和國家安全的第六代戰機、兩栖登陸艦四川艦等國之重器,為各族人民提高生活水準和品質提供保障。

對在「一國兩制」方針下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香港來說,在總體國家安全觀指引下統籌發展與安全、服務人民根本利益尤其是其決定因素經濟利益具有更加特別的意義。香港雖然具有「一國兩制」紅利,坐擁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區位優勢,但目前財政赤字高企,社會深層次問題尚未解決,不穩定因素依然存在,正處於改革轉型的重要階段,所以處理好發展與安全關係是一項具有現實意義的重大課題。

實現高品質發展有助於香港政府解決長期困擾市民的深層次社會問題,得到廣大市民擁護,從根本上保障國家安全。「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因此習近平主席指出,「發展是永恆的主題,是香港的立身之本,也是解決香港各種問題的金鑰匙」。香港只有持續不斷地提高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水準,鞏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高端人才聚集高地的地位,吸引全球知識、技術、服務、人才和創新要素,讓市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才不會浪費政府在國家安全上投入的巨大資源,才不會辜負中央的殷切期盼。

經濟增長是解決香港社會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破解香港社會深層次矛盾,防範化解政治安全隱患,歸根到底要靠經濟發展。只有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才能築牢香港興旺發達、市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的物質基礎。通過經濟金融發展提升國家安全實力,運用經濟金融發展成果來夯實國家安全的基礎,就能為促進香港市民根本利益提供牢固的基礎和條件。

香港是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在服務國家金融需求方面發揮獨有功能。香港金融業具有國際化程度高、全球資產配置多元化等特點,彙聚全球頂尖的銀行、保險和資管機構,是特區政府主要的稅收來源之一。全球銀行前100強中有75家在香港經營業務;香港保險業管理資產規模超4.5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二;香港是名副其實的全球資管中心,管理的資產總值達到31.2萬億港元。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存款總額約1.19萬億元,貸款總額近6000億元,處理全球約80%的離岸人民幣結算。截至2023年7月,在港上市的內地企業已達1400餘家,在香港市場上市公司數量、市值、成交量佔比分別超過了五成、七成和八成。香港成為內地企業首選的境外上市地,內地企業也成為香港金融市場的中堅力量。進一步擴大和發展香港金融市場,實現人民幣國際化、掌握大宗商品定價權、推動去美元化進程,從而維護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是國家安全利益所在,更是全國人民根本利益所需。

能源資源供應穩定性是一個國家經濟增長的必要條件。一個國家只有保持供應鏈的穩定性,避免其發生劇烈波動或者失控情況,國家安全才有扎實保障。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要發展實體經濟,能源資源定價權就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裡。在中美博弈大環境之下,能源和礦產品等大宗商品進口安全是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條件,商品期貨市場在服務實體經濟、支撐國家能源資源安全和產業發展方面發揮重要功能。面臨國際產業鏈供應鏈體系重構帶來的風險挑戰,全國人民和中央期望香港建設成熟的商品期貨交易市場,協助國家進一步構建大宗商品安全體系。遺憾的是,商品期貨交易市場仍然是香港金融業需要彌補和發展的板塊。

然而,在香港社會全力拼經濟、勉力改革與轉型的今天,有些朋友對習主席總體國家安全觀和中央治港之策的理解存在偏差,值得商榷。他們要求實現百分之百的安全,不允許出現任何問題和反對聲音,而世界上不存在所謂百分之百的事物,任何科學理論都可被證偽,任何發展都可能產生安全風險,所以安全不是絕對和一勞永逸的;他們認為國家安全是先決性目的,優先於包括發展在內的其它領域,然而人民根本利益才是國家安全的出發點,也是整個國家安全工作的最終目的。

人類經濟生活是具體而微的,充滿了懷疑、挑戰、差異、風險、錯誤、失敗、競爭等特徵,而且市場活動以人類自利為第一性原理,必須計算投入產出比,所以一個不斷增長、充滿動能的經濟體,需要統籌發展與安全,容許一定範圍內的安全風險,不能不計成本地追求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存在的極端理想的絕對安全,否則,作為工具的國家安全就會損害人民根本利益這個終極目的。

雖然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民族復興的最後一公里遍佈荊棘,香港的經濟增長可以充當國家成功崛起的助推劑。在「由治及興」的歷史新階段,香港宜辯證對待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的關係,主動下好先手棋,進一步壯大經濟總量,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逐步打造國際能源資源定價中心,在全球市場發揮香港優勢,把中國因素轉化為中國力量,助力中國式現代化順利推進,為增進包括香港市民在內的全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出貢獻。以「一切為了人民」「保障人民利益」為指南,統籌發展和安全,把促進香港經濟增長擺在應有的顯著位置,儘快讓香港經濟重回高速增長軌道,這已是特區政府刻不容緩的工作。

作者伍俊飛博士是紫荊黨政策研究院院長。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