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中央注視橫琴發展 香港北都須迎頭趕上
來稿作者:楊華勇
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第六屆政府就職禮,對澳門提出4點希望,一是著力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二是著力提升特別行政區治理效能,三是著力打造更高水準對外開放平臺,四是著力維護社會祥和穩定。
推動實現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同澳門經濟高度協同、規則深度銜接。橫琴地處廣東珠海南端,與澳門一水之隔,是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重要平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多次考察橫琴,為橫琴發展把舵定向。2021年9月,黨中央、國務院發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規定橫琴合作區實施範圍為橫琴島「一線」和「二線」之間的海關監管區域,總面積約106平方公里,打造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平臺、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空間、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範、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
12月19日上午,習主席考察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為合作區建設擘畫美好藍圖。充分顯示中央高度關注澳門科技創新、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為澳門更好發展加油鼓勁。
中央注視橫琴發展,香港北都須迎頭趕上。澳門發展新產業,橫琴深合區是重點所在。香港發展新產業,重點當然在北部都會區,河套區港深科技園、新田科技城等更是重中之重,不能歎慢板。中央對橫琴發展的關注給予了該地區巨大的支持和動力,使得橫琴迅速成為經濟和文化的熱點。而香港北部地區也需要抓住這一機遇,迎頭趕上,積極推動自身的發展。
中央政府對橫琴的發展非常關注,這個地區正在迅速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經濟和文化中心。而香港北部的發展則相對較慢。香港特區政府在2021年10月公佈《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下稱《發展策略》),提出發展涉及三分之一香港土地的「北部都會區」。政商界對此評價正面,認為港府總算邁出「進取」的一步。「港深融合」和「發展新界北」這兩大議題其實早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已有討論,港深兩地學者更就此提出不少可行性方案,當年那些方案與今日的構想可謂「異曲同工」。
香港北部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加速發展:加快交通、住房、公共設施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提升區域吸引力。政府應出臺更多優惠政策,吸引企業和投資進駐。推動高新技術、創新產業的發展,提升產業競爭力。制定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吸引國際和本地優秀人才。加強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合作,促進文化和經濟的互通互聯。
目前,香港特區政府增加土地供應的「兩大招數」就是「北部都會區」和「明日大嶼」發展策略。無可否認,長遠來看這兩項發展策略在增加土地供應方面,都能發揮積極作用。不過 與北都相比,明日大嶼有明顯的「先天不足」。北部都會區佔地總面積達 3萬公頃,而且鄰近深圳,地理位置優越;香港要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北都無疑就是最好的「跳板」。由於歷史原因,北都位於的新界地區,過去一直被視為鄉郊地帶,至今仍有大片未發展的土地。雖然這些土地目前荒蕪一片,但要開發並不困難,既不用填海闢地,亦無需大興土木,開發速度顯然比明日大嶼更快,開發成本亦比明日大嶼更低。由此可見,香港特區政府要解市民燃眉之急,必須要讓北都發展全面提速,讓北都的土地早日釋放出發展潛能。
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重大戰略,港澳肩負重要角色,兩地政府都要銳意改革、擔當作為,帶領社會各界,主動對接國家發展策略,不能歎慢板。中央期望港澳可以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發揮一國兩制獨特優勢,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推動經濟升級轉型,同時促進整個大灣區發展。無論香港和澳門都要致力發展實業,著重高新技術、減少投機務虛,才能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
作者楊華勇是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 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 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