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點論政|吸煙造成天文數字的經濟損失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劉仲恒

如果煙民覺得抽根煙是小事,那就大錯特錯了。你抽了煙,往往還要整體社會幫你「埋單」,承受那不抽煙就不會產生的經濟損失。那麼吸煙的經濟成本有多大呢?在2018年,吸煙對美國造成的經濟損失估計超過6,000億美元,這天文數字包括超過2,400億美元的醫療保健支出、由於吸煙相關疾病和健康狀況而導致的生產力損失近1,850億美元、跟吸煙相關的過早死亡所造成近1,800億美元的生產力損失,以及因接觸二手煙而造成過早死亡的70億美元生產力損失。說是天文數字,一點不假。放在全球的框架裡,全世界吸煙的總經濟成本等於全球國民生產總值的1.76%到1.85%之間。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沙地阿拉伯的國民生產總值增幅是1.5%。這下好了,一抽煙全年的增幅就化為烏有了,還要「倒貼」。

今年年中,醫衞局局長盧寵茂教授在討論《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第79號報告書》時,曾經提到吸煙的經濟成本。當時他援引本港一項研究的初步數據,表示在2021年因吸煙而造成的健康問題,估計引致香港相當於每年約82億元的經濟損失。可見,抽煙對社會造成的負擔不可輕視,絕對是值得大力關注的公共衞生和經濟問題。

吸煙既然禍害大,政府自然加強了管制。不但通過引入完稅煙標籤制度,來區分已完稅和未完稅煙而提升執法成效,也提高未完稅煙的相關罰則。可是,似乎社會上的私煙問題仍然猖獗。筆者在新聞裡看到,光是這個月3到21日期間,海關在加強打擊海路走私煙的行動中,就偵破了4宗以海運貨櫃走私香煙的案件。過程中檢獲了約5,100萬支懷疑私煙和大約1,700公斤懷疑未完稅的製成煙草,估計市值共約2億4千萬元,應課稅值約1億8千萬元。

在筆者看來,應課稅值不是最主要的考慮因素。抽煙問題管制得嚴,是因為考慮到市民的健康和社會要承擔的巨額經濟損失。抽煙的人少了,因吸煙而產生的經濟損失數字就會降低。走私煙的人為了一己私利,不但無視法律,更為市民健康和社會經濟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真是罪大惡極,大力打擊私煙確實叫人拍掌叫好。

年輕人猶如一張白紙,他們未來的道理怎麼走,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如何教育。筆者認為,戒煙服務和相關的宣傳教育必須加強。另外,除了在恆常課程中要強調吸煙的禍害,我們也可以多安排醫療人員到學校講解吸煙的禍害。本港的學生很聰明,如果他們知道吸煙跟致命疾病有直接關係,自然知道如何選擇。《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第79號報告書》提到,本港習慣每天吸煙的15歲及以上人士的比率,已從2021年的9.5%下降到去年的9.1%,可見相關的努力沒有白費。

作者劉仲恒是放射科專科醫生、香港大學公共衞生碩士、團結香港基金顧問。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