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雄.施政報告|香港創科應如何破局?
日前,馬斯克在TESLA發佈會上,除了展示了車廂內沒有軚盤和踏板的無人駕駛的士之外,最令人喜出望外的就是人形機械人「Optimus」。這些人形機械人替在場的賓客斟茶遞水招呼他們、更以靈活的舞蹈娛賓,仿似電影橋段的情節竟然出現在現實當中,不禁令人驚嘆「人工智能」將對人類歷史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而生活在香港的我們,有機會體驗「人工智能」、「機械人」等對我們生活帶來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嗎?
來稿作者:溫和達、張美雄
我的答案可以肯定的回答:「有。」筆者參與的智庫組織「沙頭角智庫大聯盟」(後稱大聯盟),大聯盟主席温和達議員和我在上星期獲邀出席中文大學的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30周年科創日活動,當日活動展示逾二十項由中大教授及校友開發的尖端創新技術,包括機械人、智能傳感、人工智能、先進材料、綠色科技等技術領域。
大聯盟成員也有幸跟在場跟多名中大機械學系教授交流,商討如何推動AI普及化、創業及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合作以及這些技術在健康醫療,康復養老,工廠物流等領域的應用。出席了該次活動後,更肯定了筆者對香港創科的信心。然而,信心歸信心,雖然香港不乏科技人材的基礎,惟似乎欠逢推動人才大展拳腳、即由「技術層面」轉化為「創科產業」的政策土壤。在這情況下,香港創科應如何破局呢?
期望百億「創科產業引導基金」能引領業界
近日,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的新一份施政報告,針對科技創新提出了新策略,計劃設立100億元的「創科產業引導基金」。與本港現在其他的產業基金不同,此基金顧名思義人集中在政府指定的「創科產業」領域,如人工智能、機械人、生命健康科技、半導體等,避免「大雜燴」,更能聚焦在流行的AI新興產業。
對於引導基金的方向,筆者認同有助香港在AI技術研發層面上追趕落後。數個月前,大聯盟也到了深圳向當地的邁步機械人公司考察,該公司由海歸博士團隊創立,以柔性驅動的骨骼機器人為核心技術,協助下肢受創的病人康復訓練。簡而言之,即使病人不能走動,也可以透過機械人技術協助行走。當日筆者試過使用相關機器人,實在不用使力也可以行走,令我深感科技能提升康復醫療的效率和效果,這正正就是把「技術」轉化為「實際產業」的例子。深圳做到了,香港可以嗎?
機械人可考慮應用於香港的安老服務
過往,本港安老院多次爆出虐待院友的醜聞,著名港產片《白日之下》正是部分安老院內非人道生活的寫照。院舍內的長者得不到妥善照顧,部分問題其實也歸咎於護理人手不足所致。當護理人手短缺,不單日常運作、院友照料,甚至最厭惡性的工作也是護理員「一腳踢」,難以確保護理員的服務質素,甚至會否把負面情緒轉化在長者身上,而AI、人形機械人的運用,正正可以取代部分厭惡性的工作。
然而,部分人可能會質疑,現時香港市區的老人院舍因為地方所限,可以發揮安老機械人的作用有限。的而且確,正如創科局局長孫東也曾表示:「香港創科存在兩大痛點:一是資金,二是土地。」針對土地問題,大聯盟建議應發揮北部都會區以至沙頭角邊陲一帶有大量土地的優勢,發展成「安老渡假村」的綜合項目,甚至可以打造一個使用先進科技、機械人產業的安老村,村內秉持著「科技護老、智慧養老」的理念,運用大數據、人形機械人、互聯網去打造一個智慧康復和服務體系,除了可以應對本港的急速老齡化問題、把「技術」轉化為安老服務的「實際產業」外,更對於吸引海外資金投資、促進醫療旅遊業、以及由此而產生周邊的一系列產業鏈等能起到相當大的作用。
把AI帶入校園
除了100億元的「創科產業引導基金」,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中也提及到會推出新一輪15億元的「研究配對補助金計劃」,鼓勵更多機構資助院校研究。筆者對於加注補助金支援高等教育界的研發表示支持,惟要推動香港成為創科城市,不應只局限在高等教育界。香港的創科之路,應由幼兒開始做起,把STEM教育(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和數學)融入在幼稚園、小學及中學,創科局當中能否與教育局協調,推動智能機械人走進校園,從小到大提高普遍社會大眾對創科的興趣,從而推出更多的高等教育的相應課程呢?只有將科技融入日常生活,讓小至小學生,大至老人家人人都能「沉浸式」體驗科技,才能令香港的創科產業百花齊放,發展一日千里。慶幸的是,筆者在中文大學的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科創日活動上已經目睹了中大在STEM教育上的多項努力和成果。
政府須發揮「火車頭」作用
事實上,創科產業包涵的範疇廣泛,除了上述的安老機械人、教育外,還包括生物醫學、大數據聯網、新能源綠色產業、納米材料技術等,如果要逐一細講,恐怕十篇文章都講不完。是次筆者只屬拋磚引玉,志在集思廣益,希望引出更多人討論如何進一步推動香港的創科發展。當然,香港人不應妄自菲薄。香港人本身的適應能力極強,一旦適應新事物,便能創造出許多新理念。因此,政府必須發揮引領創新科技的「火車頭」作用。
筆者在文章開篇提及到TESLA,在結尾時也想呼應這一主題。除了歐美國家外,現時中國國內研發的智能機械人功能也十分多樣化,甚至在某些領域已超越西方先進國家。例如,中國內地深圳的香港上市公司「優必選」公司所研發的機械人,其動作流暢度幾乎達到人類水平。其正與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一起研發安老機械人值得期待;而另一家深圳的大疆的智能無人機,更是全球領先。因此,香港若能充分利用「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角色,與這些中國高端科技公司加強合作,甚至共同研發產品,我們不僅可以促進創科發展,還可以對外宣揚中國的優勢,甚至讓香港的民心回歸工作也一併做好呢!
作者溫和達是北區區議員、沙頭角智庫大聯盟主席,張美雄是西貢區議員、沙頭角智庫大聯盟執行副主席。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